相信《海賊王》最近的劇情沖擊著不少漫迷的認知,魯夫的「橡膠果實」突然改名,從原本的超人系果實變成了幻獸種果實,而且被凱多擊敗的魯夫又再一次重新站起,甚至變身成為「更強的狀態」(五檔),不少漫迷都表示無法接受這些設定。但其實這樣的設定在其他作品中是存在的,而且沒有引發任何爭議,那就是《龍珠》。
《龍珠》中的主角悟空同樣是「改名」加上「變身」,自從引入「賽亞人」這一概念后,悟空就變成了「卡卡羅特」,而且有了更強的狀態(賽亞人),這些設定都跟魯夫有很高的相似度,可為什麼大家只說尾田老師改了設定,沒人吐槽鳥山明老師呢?其實兩者在設定上是存在一些區別的,正是下面幾點因素,才導致大家對兩部作品的不同看法。
首先悟空從登場的設定,就明示了他并不是普通的人類,既有尾巴又能在滿月時變成巨猿,這就為之后「變成賽亞人」埋下伏筆。觀眾從第一集就知曉了悟空并非凡人,雖然《龍珠》第一部中沒有透露有關「賽亞人」的設定,但即便鳥山明老師之后補充賽亞人的概念,觀眾也是買賬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悟空本身就是「外星人」,沒有打破傳統認知。
而魯夫的「橡膠果實」變成了「尼卡果實」,很大程度上顛覆了觀眾對這顆果實的傳統認知。作為一部連載二十余年的動漫作品,里面有關橡膠果實的設定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最多也只是一些潛在的伏筆,需要觀眾去「對號入座」才能勉強看到,因此所有的漫迷對這顆果實的概念就是「橡膠果實」,而
尾田老師僅用十幾話的內容去翻新二十多年前的累積劇情設定,多少讓人難以接受。
兩者本質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悟空的設定是明示的,觀眾一目了然不需要特別關注細節,而海賊王的設定都是一些潛在的伏筆,很難有說服力。雖然筆者更喜歡《海賊王》多一些,但不得不承認,這次尾田的處理沒有鳥山明老師自然,不過這也跟劇情長度有直接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悟空改名成「卡卡羅特」只是叫法不同,對人物本身沒有任何變化。而魯夫的「橡膠果實」改名可就是性質完全變了,所以大多數漫迷無法接受「改名」的設計。
除了兩者在設定上不同外,還有一個地方也導致漫迷對兩部作品的不同看法,那就是氣氛的渲染。悟空變成賽亞人是在什麼時候?是在地球上最好的朋友克林去世的時候,這時候悟空化悲痛為力量,徹底覺醒體內賽亞人的基因,這樣的設定看起來合情合理。
而魯夫在變成「五檔」之前,還處于被四皇凱多擊敗的狀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征兆突然進入「五檔」,這就很難讓人產生共鳴。如果讓草帽團的某位成員犧牲,導致魯夫覺醒果實力量,是不是能讓劇情邏輯稍顯合理,但海賊王的設定與龍珠不同,所以尾田老師并沒有采取這種設定,畢竟海賊王世界里可沒有「神龍」。
不過相比于氣氛,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于鋪墊的長短,如果尾田從第一集就告訴我們這不是橡膠果實而是尼卡果實,那麼就算在這種戰敗的情況下覺醒,可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
對于這次魯夫進入「五檔」的邏輯,有人認為合理有人覺得突兀,目前來看這種設定確實不影響劇情邏輯,只是會讓部分漫迷感覺到唐突,短時間內無法接受該設定。總的來說,《海賊王》的劇情長度導致了設定的高飽和,在如此飽和的基礎上再新添設定的難度不言而喻,所以尾田老師這種處理算得上不錯了,而且沒準后續還會補上相應劇情,讓設定變得更加合理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