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這是科學家一直在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它關系到我們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比如說宇宙的年齡。一個簡單的邏輯就是,既然宇宙一直處于持續膨脹的狀態,那麼如果我們將時間回溯(就像倒放一部影片一樣),宇宙就是在不斷縮小,在這種情況下,當宇宙縮小到無法再縮小的時候,就是宇宙最初的形成時間。
需要知道的是,宇宙最初產生的光到現在仍然在空間中傳播,只不過由于宇宙的膨脹,現在的它們在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后已經變成了微波,進而形成了一個覆蓋整個天空的輻射場,這就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通過對其進行精密地觀測,并對其中的微小波動進行統計和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一些關于宇宙的重要參數,其中就包括了宇宙的膨脹速度。
宇宙的膨脹率可以用哈勃常數來表示,這個常數由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提出,它表明了那些遙遠的星系因為宇宙膨脹而遠離我們的「退行速度」,和這些星系與我們的距離存在著線性關系,這個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v = H_0 × d」來表示(其中v、 H_0、d分別代表星系的「退行速度」、哈勃常數、星系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在2013年的時候,科學家根據普朗克衛星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數據得出,哈勃常數的值為67.80±0.77km/s/Mpc,其中「Mpc」表示百萬秒差距,換算下來大約為326萬光年,也就是說,星系與我們的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其「退行速度」就會增加67.80±0.77千米/小時。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宇宙誕生于大約138億年前,這個數據其實就是據此計算出來的。
然而根據近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一項題為「A 0.9% calibration of the Galactic Cepheid luminosity scale based on Gaia DR3 data of open clusters and Cepheids」的新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另一種測量方法得到的哈勃常數,與基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數據得出的結果相去甚遠。
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而最新觀測數據再次暗示,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可能是錯誤的。
實際上,除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觀測那些遙遠的恒星或星系來獲取到哈勃常數的值,簡單來講就是,只要我們可以測量出觀測目標因為而遠離我們的「退行速度」 ,以及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就可以通過前面提到的公式(即「v = H_0 × d」)來計算出哈勃常數。
怎麼做呢?「退行速度」其實可以通過測量觀測目標的紅移值來得到,其原理可以簡單地描述為,如果一個發光的天體正在遠離我們而去,那它向我們發出的光的波長就會變長,頻率也會降低,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紅移」,天體遠離我們速度越快,其紅移值就越大。
而對遙遠天體的距離進行測量,則需要利用宇宙中的「標準燭光」。所謂「標準燭光」,是指一些絕對亮度確定的天體,它們可以用來作為測量天體距離的參照物,此次研究利用的,是一種被稱為「造父變星」的恒星。
「造父變星」的特點是它們會周期性地膨脹和收縮,進而導致它們的亮度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科學家早已發現,「造父變星」 亮度變化周期與它們的絕對亮度存在著確定的對應關系,即周期越長,絕對亮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這種恒星就可以用來作為「標準燭光」。
絕對亮度其實就是指天體的真實發光本領,與之對應的還有視亮度,即天體在我們眼中的亮度,在絕對亮度確定的情況下,一個天體距離我們越遠,其視亮度就越低,這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天體的絕對亮度和視亮度,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蓋亞衛星的最新觀測數據,對位于28個疏散星團中的34顆造父變星的亮度和周期的關系進行了高精度地校準,把誤差范圍縮小到了±0.9%,并據此計算出哈勃常數的數值為73.0±0.9km/s/Mpc。
需要注意的是,在過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還利用了其他的測量方法去計算哈勃常數,而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到的結果卻存在著差異,例如科學家在2006年使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的觀測數據得到的哈勃常數約為77km/s/Mpc,而在2019年的時候,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觀測數據計算出哈勃常數為82.4km/s/Mpc。
研究人員認為,通過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到的計算結果始終有差異存在,這暗示了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可能是錯誤的,我們測量的精度越高,這種可能性就越大,或許我們需要引入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或者參數來解釋這種差異,進而幫助我們真正地理解宇宙是如何開始、如何演化以及如何結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