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克列維8號彗星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這顆彗星之所以出圈兒,不是因為它拖著長尾巴光顧了地球,而是一頭扎進了木星的「懷抱」。有網友覺得,木星是顆氣態行星,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了木星,它不就嗖的一下穿過木星了嗎?
1994年7月8日,距離木星表面4萬公里的蘇梅克9號彗星被木星的引力撕成了20多個碎片。7月16日,這些彗星碎片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墜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半球。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最大的一塊碎片撞擊木星時釋放出了6萬億噸TNT當量的能量。這相當于世界上核武器儲備總和的750倍。這次撞擊給木星留下了一個地球直徑大小的黑色疤痕。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如此猛烈的撞擊木星,它穿過木星了嗎?很顯然,它并沒有從木星的另一端出來,而是在撞擊中被摧毀了。和地球有所不同,木星沒有明顯的固體表面,是一顆氣態行星。但這并不意味著木星就是一顆可以輕松穿過去的「氣球」啊!如果你這麼認為的話,可能是對木星的氣態行星的稱謂有什麼誤會啊!我們來聊一聊木星的內部究竟有什麼?它是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就是一團氣呢?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的質量不但比地球大很多,而且還是太陽系中其它7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此可見,木星在太陽系中是一個不小的存在。它絕對不是「一團氣」那麼簡單啊!
木星和地球比較
木星擁有太陽系行星中最厚的大氣層。由于木星沒有地球那樣的固體表面,因此科學家把木星10倍于地球表面大氣壓的地方視為木星的表面。這樣的話,木星的大氣層厚度有5000公里。
我們平時看到木星上那些東西平行的五彩條紋就是木星大氣層中的氣流帶。木星上的這些氣流帶有的是上升的,有的則是下降的。如果我們進入到木星的大氣層中就會感受到這些氣流帶的威力了。它們的風速高達100米/秒以上,比地球上的17級超強台風還要猛烈。
木星表面
從木星的「表面」再往下1000公里,這里的壓力越來越大,氣體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稠密。最終這里的氫氣和氦氣在巨大的壓力下變成了液體狀態。木星內部的這1000公里是一個由氣體向液體過渡的過渡層。 穿過了這一部分,我們就來到了太陽系中最大的海洋中——木星的液體氫海洋。它的深度可能有8000公里。
如果繼續深入木星的內部,我們會發現氫海洋也會變得越來越粘稠。最終它們也不再流淌。我們來到「海底」了。在伸入木星內部大約14000公里后,木星內部的氫元素又被壓成了固態的金屬氫。木星的金屬氫部分可能有44000公里。
木星的內部結構
繼續穿過木星的金屬氫部分,就抵達木星最里面的地核部分了。科學家估計,木星地核的直徑是地球的1~2倍,質量是地球的15~40倍。這里的溫度高達2萬~3萬攝氏度,壓力相當于1億~3億個地球大氣壓。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木星地核的密度高達30~48克/cm³,幾乎是黃金密度的1.5倍。
彗星撞擊木星
了解了木星的內部情況后,你還會覺得它是氣態行星就能隨意的穿過去了嗎?木星只是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團氣,里面卻是銅頭鐵腦,堅不可摧啊!所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和以往無數撞向木星的天體一樣,在撞擊木星后成為了木星的一部分,想要穿過木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