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也就是太陽系誕生初期,在50億年前,太陽系一片混亂,太陽誕生以后吸收了周圍大量的物質,所以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0.14,從占比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太陽的質量很大,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目前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這顆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后,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地球上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主要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三個基本條件。
這三個基本條件分別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豐富的水資源,如果其它行星也能夠滿足這三個基本條件,那麼他們誕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地球之所以能夠擁有適宜的溫度,是因為地球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這樣使得地球上的溫度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地球能夠擁有大氣層,是因為地球有強大的磁場,強大的磁場能夠牢牢的抓住地球大氣層,使得地球大氣層不會被太陽風吹走,地球上的水資源并不是來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本身不具備誕生水資源的條件,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資源都是來自于彗星,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大量的彗星撞擊了地球,將水資源留在了地球上,同時給地球帶來了生命誕生的基本元素。
水是生命之源,科學家認為地球最早的生命就誕生于水中,由單細胞生物進化為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如果沒有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就不會形成,水雖然對生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水太多了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曾經下過一場200多萬年的暴雨,是的妳沒有聽錯,是200多萬年的雨,這場大雨讓恐龍成為了地球的霸主,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三疊紀時期,地球上非常干旱,在距今2.33億年前,也就是三疊紀卡尼期,下過一場超級大雨。
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在光合作用下植物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能夠釋放出非常多的氧氣,不過在三疊紀時期,由于大陸長期干旱,很多植物都沒有辦法生存,只有一些耐旱的植物能夠生存,少量的植物想要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不現實的,因此,在三疊紀時期,大氣中彌漫著很多二氧化碳,導致地球上溫室效應非常嚴重,在干旱的環境下,很多水蒸氣都被蒸發了,地球上的湖泊也都干旱了,大量的水蒸氣都進入大氣中,由于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越來越多,所以到了三疊紀時期,大氣中的水蒸氣已經飽和,沒有辦法再容納水蒸氣。這時候地球上開始下雨。
這場大雨經歷了200多萬年,由于這場大雨的出現,使得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耐旱的植物都死亡了,而很多喜歡水資源的植物重新出現,同時地球上還出現了很多森林,地球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雖然下雨對于我們來說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妳知道為什麼水蒸氣會變成雨水嗎?其實水有三種形態,分別是水蒸氣、冰和液態水,雨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現象,是從云中降落的水滴,在地球上百分之71的面積都是海洋,當海洋受到太陽光的照射,表面溫度就會升高,這時候水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會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云,在它們相互碰撞之后,合并成了大水滴。
不過這里需要注意的事情,水蒸氣是蒸發產生的,而不是氣化,蒸發和氣化是不同的,蒸發是氧分子和水分子之間發生了互換,在水分子中包含了兩個元素,一個是氫元素,另一個是氧元素,當溫度越高時,分子的活動就越劇烈,氧分子與水分子結合的越多,蒸發的速度也就變得越快,水分子進入空氣中后,會形成霧,當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溫度降低水分子之間由于電子的電荷,會形成斥力,自然條件下幾乎不會凝固在一起,當水分子足夠多的時候,就會變成云,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云漂浮在空中,不過大家不要覺得云很輕所以能夠漂浮在空中,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云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重。
一朵云的質量大約有500噸,既然云這麼重,為什麼云不會掉下來呢?這是因為云是由小型水滴組成的,這些水滴在天空中也會下降,不過他們的下降速度很慢,水滴在下降過程中,由于體積很小,質量很輕,所以下降的速度慢,但是水滴在下降的過程中會受到其它水分子的干擾,導致發生碰撞,然后回彈上去,在云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溫度突然降低,就會形成冰晶,水滴在形成冰晶的過程中會釋放熱量,導致周圍的水滴被蒸發,最終冰晶會變得越來越重,然后變成雨落在地面上,根據地球表面的溫度,冰晶在下降過程中會變得雨或者是雪,這就是為什麼地球會下雨的原因。
一場下了200多萬年的雨,讓地球環境發生了變化,俗話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如果不是因為這場雨,可能很多生物都不會出現,大雨過后,地球上出現了茂密的森林,很多動物能夠在森林中生存,而恐龍就是在這個時候崛起的,由于恐龍非常兇猛,所以恐龍很快就成為了地球上的新霸主,在地球上統治了1. 6億年,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的撞擊,恐龍可能到現在還活著,曾經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10000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亡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就是恐龍,恐龍滅絕以后,人類才開始誕生,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那麼人類或許也不會出現。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200多萬年前的時候,科學家是如何知曉的?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英國地質研究小組在三疊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特征,就是三疊紀初期由于天氣干旱,沒有任何冰川存在,所以巖石的風化程不高,自然也就沒有雨水沖刷的痕跡,整個三疊紀時期都是那種比較干旱的紅色砂巖,不過地質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在三疊紀的地層中出現了奧利奧的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夾層結構,在這些夾層中有橢圓形的鵝卵石,這種結構發生在當時地球大路上,這說明在三疊紀時期有一段時間地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終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在2.3億年前,地球上下了一場持續200多萬年的雨,而這場雨其實是由于北美洲火山爆發形成的,當時火山爆發的程度很高,持續時間也非常漫長,并且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將全球的氣溫升高,出現了嚴重的溫室效應,所以才會導致這場大雨的出現,這場大雨不僅僅改變了地球的環境,而且也讓很多科學家感到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科學家害怕地球上還會出現這種情況,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雖然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人類也給地球帶來了環境污染,目前地球溫度變得越來越高,全球溫室效應嚴重。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發展下去,那麼地球環境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到時候,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就會全部融化,雖然北極的冰川沒有南極的冰川數量多,但是北極冰川融化以后,會加速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北極冰川大多都是白色的,白色能夠反射太陽光的熱量,使得地球溫度不會那麼高,但是如果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以后,那麼北極冰川就無法繼續反射太陽光的熱量,這時候會導致地球接收到的熱量越來越高,從而加速南極冰川的融化,如果兩極冰川全部融化,那麼海平面至少會上升70多米,到時候所有的沿海城市都會被淹沒。
比如說亞洲的遼東半島和華北華東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淹沒,孟加拉國也會被徹底淹沒,歐洲的倫敦、威尼斯將會沉入海底,除了這些地區之外,越南的紅河三角洲、湄公河也會消失,北美洲的馬爾代夫會消失,中國也會有很多城市消失,比如說傷害、廣州、天津、深圳、台灣、香港、澳門等等這些城市都會成為水下城市,原本地球上陸地面積只占到地球總面積的百分之29,其中有三分之一還是沙漠,如果沿海城市被淹沒之后,那麼地球的陸地面積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到時候人類應該如何生存呢?除此之外,大量的工業廢水排放到河流當中,將河流也污染了,并且污染了海洋生物。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因為海鮮具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過被污染過的海洋生物被人類食用之后,會給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長久的發展下去,人類也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最終人類可能會因為地球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滅絕,對于地球來說,人類就是地球上的一種生物,如果人類消失以后,那麼地球上還會出現新的智慧生命,新的智慧生命會代替人類的地位,但是地球 對于人類來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地球環境被破壞,那麼人類也沒有辦法在地球上長久的生存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地球環境,這樣才能夠避免200多萬年前的事件發生。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說,如果地球環境遭到破壞,那麼人類可以移民到其它星球,雖然這個想法很不錯,而且科學家現在也在太陽系外找到了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比如說開普勒186f、開普勒452b、開普勒438b、格利澤581g、開普勒22b、沃爾夫1061c、比鄰星b等等,這些星球和地球非常類似,也具備移民的條件,不過現在科學家還不知道這些星球上面是不是已經誕生了生命,如果這些星球上已經誕生了生命,那麼人類移民到這些星球上可能會給地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不過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星球距離地球太遠了。
這些星球都屬于太陽系外,以目前人類的飛行速度,人類根本沒有辦法飛出太陽系,曾經在45年前,科學家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這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按照旅行者1號探測器現在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這個時間太漫長了,所以目前人類根本沒有辦法實現移民,人類想要移民到其它星球,那麼人類必須提升飛船的速度,否則人類根本沒有移民的可能性。
既然我們沒有辦法移民,那麼我們可以在太陽系內找到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再進行移民?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也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除了這三顆行星之外,其它行星都不具備誕生生命的可能,如果人類想要移民到太陽系內,那麼只有金星和火星這兩顆行星,而金星被稱為是煉獄星球,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有400多攝氏度,在這麼高的溫度下,生命根本沒有辦法生存,除了金星之外就是火星,火星的環境看上去要比金星的環境好很多,不過火星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大氣層和磁場,大氣層能夠保護生物不會被宇宙輻射直接照射。
而磁場能夠保護地球大氣層不被太陽風吹走,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生命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所以想要移民到火星上去,就必須改變火星的環境,曾經著名的企業家馬斯克計劃在2050年在火星上建造工廠,為此他還做了很多準備,馬斯克不僅僅有特斯拉這一家公司,馬斯克旗下還有很多其它公司,比如說SpaceX,這個公司主要是研究太空飛船的,這個公司最新研發出來的Starship太空飛船動力非常強大,一共搭載了37個最新猛禽發動機,從發動機的數量我們就能夠看出這架太空飛船的動力很足,而且這架太空飛船的空間也很大,能夠一次性發送100噸以上的貨物,除此之外他旗下還有SolarCity(太陽城公司)、Starlink(衛星互連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解決交通擁堵公司)、Hyperloop(超級高鐵公司)、OpenAL(人工智能)、Fyture of life institute(生命未來研究所)。
這些公司從名字上就能夠看出,是一個完全的移民鏈條,說明馬斯克早就想好移民火星了,不過就算是這樣,想要移民火星必須改造火星環境,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想要改造火星環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人類的力量有限,不過馬斯克認為,我們可以利用核彈轟炸火星的兩極,這樣火星兩極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火星大氣層的濃度增高,不過這只能夠提升一點點火星大氣層,想要讓火星變得和地球一樣,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必須讓火星擁有磁場,如果人類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移民火星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