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相信火衛一竟然是一顆空心的天體。
正是因為它的與眾不同,所以才讓科學家質疑,火衛一很有可能是一顆空心的人造衛星。
1877年人類首次觀測到火星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
天文學家給它們分別命名為福波斯和德摩斯。
前蘇聯發射航天探測器專門就是去針對火衛一福波斯進行探測的。
那麼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
自人類有能力探測太空以來,不是一直對火星都產生好奇嗎?
為什麼這一次又去研究火衛一呢?那是因為在火衛一的身上有更多讓天文學家質疑的地方。
從圖片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火衛一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土豆一樣。
在它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其中在火衛一的頂端有一個最明顯的隕石坑,它的直徑長達10km左右。
沿著這個巨大的隕石坑外側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線條。
并且這些線條都是平行分布到下面的。
而且這些平行的線條把其他的隕石坑都串聯到一起。
就像是一條條飛機跑道一樣。
為什麼在形成隕石坑的時候又會造成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呢?
火衛一和火星大約相距6000km,一天可繞火星旋轉三圈。
它的旋轉運行速率比火星自轉的速率還要大。
并且它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
由于火衛一有許多讓科學家產生質疑的疑點。
所以在上個世紀50年代前后,有科學家就提出火衛一很有可能是一顆空心的天體。
後來火星快車號傳回數據顯示科學家對于火衛一的空心論推測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歐空局給出更加確定的結論。
他們認為火衛一并不是一塊實心巖石,很有可能是一塊空心的天體。
因為它的孔隙率約為30%左右。
如果這些孔隙非常集中的話,那麼內部非常有可能是空心的。
至于這些空心的部分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內部到底包含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物質,我們到現在為止依然不得而知。
2011年11月俄羅斯發布福布斯土壤采樣任務。
參與這次任務的還有中國的螢火一號,但是這一次任務最后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任何一個探測器可以到達土衛一的表面進行采樣。
所以一直以來也就給火衛一是否是一顆人造的空心衛星而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終究有一天會把火衛一的探測器發射上去,徹底揭開火衛一的真正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