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竟然也有流浪天體?它們沒有白天只有夜晚,而且最終的結局還是走向自我毀滅,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其形成的原因又是因為什麼呢?
《自然》雜志中曾經撰寫了這樣一篇文章,是專門用來介紹流浪星球的。
說原來有一支國際科研小組,他們經過長期的天文研究之后,發現人們從地球上去看星空好像覺得星星有些浪漫,但是在宇宙的深處卻有著一些自由飄蕩但是卻顯得孤零零的星球,它們叫作流浪星球。
那麼什麼樣的天體才能夠被稱之為流浪星球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后的結局又會是什麼呢?
在國際科研專家的眼中,流浪星球是孤獨的,也是沒有對外發光和接收光源能力的星球,它們就像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何方。
于是就孤零零地在外漂泊,眾所周知,像地球這類天體它會圍著恒星太陽旋轉,于是就出現了自轉和公轉等現象。
所以地球上就有了一年四季,而且還有白天和黑夜,萬物顯得生機勃勃。
但是流浪星球可就沒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象了,科學家們發現流浪地球沒辦法圍繞著像太陽這類恒星旋轉之外,而且在10個天文單位之外的地方,都無法找到這類天體的運行軌道。
而一個天文單位的意思是什麼呢?是指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這本身對于人類來講已經非常遙遠了。
而10個天文單位之外還是找不到這類星球的運行軌道,那麼這類孤零零的天體就被稱之為是流浪星球。
流浪星球除了沒有家顯得孤寂之外,它還只有夜晚沒有白天,并且結局只能走向自我毀滅,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要來看流浪星球的形成原因,NASA與美國的一些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之后,認為行星系統有時候會變得非常不穩定,有一些質量、體積渺小的星星會被踢出去。
那麼這些被踢出去的天體就有可能會成為流浪星球,它們是被拋棄的孩子。
但也有可能是有些行星在萬有引力和其他物理作用力的前提下,本身是擁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但是它們有一天在自我旋轉的同時就被莫名的力量給拉扯出了自己的運行系統,于是在失去了自己本身為之旋轉的恒星之后,它們也不知道該往哪里去,于是就過上了自由飄蕩的生活。
總之流浪星球之所以會形成,這和它們失去了自己的運行軌道以及圍之旋轉的恒星是有著密切聯系的。
然而在整個宇宙中,據目前來看科學家所能夠發現的流浪星球,它就不是一個小規模的群體,在數量上還顯得十分夸張。
比如說截止2018年國際科學家通過地球表面的天文觀測儀以及人造衛星的探測等多方面驗證到:人類所發現的流浪星球大約有4,000億顆,這個數量可能是在恒星的兩倍上下。
那麼為什麼流浪星球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呢?它們如果在流浪的時候路過了會發光的恒星難道也不會折射光嗎?
比如說,它們在路過太陽的時候難道不會也像地球那樣,自己不發光就算了但可以折射別人的光?當然不行。
流浪星球是一直漫無目的地朝著不同方向運行,它們不會像地球這樣幸運,有著自己可以始終圍繞著的恒星周而復始的旋轉。
因此地球在光的折射下,會有一種淡藍色的光芒,這是和海水在光的折射下呈現出的顏色有關。
但是流浪星球,它一不能夠穩定地留在某一個恒星身邊,二還不能像地球那樣擁有一個保護自己的大氣層。
因此它還不能靠近像太陽這類能釋放出大量輻射的恒星,比如說當流浪星球靠近了太陽后,它雖然能夠接收能量但是這個量太大它承受不了就會被化成灰燼。
那麼流浪星球還會不會變成別的東西呢?比如說它有沒有可能會變化成恒星?這還是不會。
流浪星球本身質量就不大,密度太小,體積不出眾,它想要成為恒星連最基礎的條件也達不著。
比如說在科學家眼中最小的恒星那也得是太陽質量的1/10,夠著了這個標準才算是小恒星。
你看流浪星球的形成有可能是因為它曾經被某一種特殊的物理作用給拉扯出了自己的運行軌道,那就足以證明流浪星球的質量小,密度低,體積不出眾。
那麼它既然無法達成恒星的基礎條件,因此也無法成為新的恒星。
哪怕說星球在流浪的過程中可能會慢慢收集一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物質,積累了一些能量,這時流浪星球能夠做出的物理反應也會越來越多。
但是它永遠擺脫不了黑暗,并且始終流浪在不屬于任何天體的不固定軌道上。然而這條路也必將通向自我毀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外太空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惡劣條件的環境,它不會像人類生活在地球那樣有了大氣層的保護,我們能免受一些外來能量的輻射,甚至還能夠享受到鳥語花香。
而流浪星球一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二沒有自己的恒星給它提供強大磁場穩住自己的運行軌道,所以它們很有可能就會闖進別人的家園。
你看假設流浪星球飄到了太陽系中,它就有可能會受到太陽輻射的沖擊,如果靠近了木星還有可能會被卷入風暴的中心。
萬一某顆流浪星球的運氣不好,它還遇到了伽馬射線暴或者是太陽黑斑等常見的天文現象。只要被擊中,被毀滅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另外,太空中還有很多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隕石和小行星,它們快速地飛行著,如果這些小行星撞擊到了流浪星球,一下子被擊毀也只是眨眼的功夫。
近年來關于人類利用科技去研究流浪星球的進度,也有了最新進展。 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小組,在探尋銀河系的時候曾發現了10顆,質量不低于木星的星球。
最后經過分析,確定了它們正是漂泊在宇宙中的流浪天體。而日本、新西蘭繼美國之后也發現了大量的流浪天體。
但是這類星球的存在,是不是就一定是悲劇呢?它有沒有可能會為人類帶來某一種特殊的作用呢?學界還就真有這樣的假說。
有一些樂觀主義者會認為,也許宇宙中越來越多的流浪星球會在某一天,為人類提供特殊的幫助。
比如說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終點時,它也會因為自身燃料不足而不再發出光芒,在其變成白矮星時,靠近太陽周邊的天體也會慢慢被它吞噬。
這時地球該如何自保?人類又該如何謀求長遠的發展呢。
這時也許就需要一個外來媒介,人們這時候就想到了流浪天體。甚至有科學家認為流浪天體的出現,可以在危急情況下幫助人類逃避太陽系的毀滅,并且帶著人們在宇宙的另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上開疆擴土。
因為巨大的流浪星球也有可能經過改造,變成一個特殊的小行星。
簡單點來說,雖然流浪星球像一艘沒有方向盤的船,但好歹它是一個載體,可以起到運輸作用。
那麼關于流浪星球是否具有被人類利用的價值,您會有哪些新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