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穿越,你想回到歷史的哪一階段?
美國專家說:現在我們的地球大氣已經發生了變化,氧氣含量能使人類提前回到25億年前的狀態,這不就是一種變相的穿越嗎?
但這種體驗感好像并不足以讓我們感到興奮,那麼25億年前的地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穿越真的要變成現實了嗎?地球為什麼會突然間要回到25億年前的狀態呢?
原來,美國專家是說在地球大氣發生了劇烈變化后,并且改變趨勢也沒有得到調節,那麼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就會變低,再加上人類不加節制的生產和運動,地球上的氧氣含量最終會提前至1萬年就能回到25億年前稀薄的狀態。
不過那個時候若真的會到來,地球上的生物又會迎來怎樣的變化呢?
關于地球的形成,雖然相關研究還沒有下統一定論,但最受追捧的假設是大碰撞假說。
也就是在45.3億年前,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非要與地球發生碰撞。地球老是被找茬,就開始通過質量運動引發巨大爆炸。
在迸裂出來的物質中,就有月球,它是經過吸積作用,才形成了地月系統。
而在41億到38億年之間,地月系統就像是掛了鞭炮一樣,長期處在爆炸期。
到了太古宙階段,地球也想要冷靜下來,這時地球被撞擊和自身爆炸的次數也有所降低,表面就開始出現凝固現象, 這也是大自然中堅硬巖石的前身。
后面通過火山爆發,釋放出了多種氣體,比如氮氣,二氧化碳和水汽...但可惜唯獨沒有氧氣,不過沒關系,這些組成部分也為氧氣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環境。
例如水汽它需要蒸發,這個物理過程就可以讓暴躁的地球表面慢慢地降溫。等到溫度冷卻后,地球就像是受了委屈一樣,哭了很久。
暴雨連續下了上萬年,當雨水灌溉了地球表面所有的盆地,海洋和溝壑就都形成了。
這時二氧化碳越積越多,地球就像是一個吃飽了的肚子,它需要做出改變。
時間來到35億年前,因為地月系統的影響地球磁場也相繼出現,再加上外層冷卻的凝固又形成了地殼,早期陸地也終于有了雛形。
然而這些運動需要地球不斷地供給熱量,這加速了板塊構造的運動大陸的最終形成。
而在這個過程中,最有趣的一個細節就是氧氣的出現。
它雖然在地球起源時并不存在,就連甲烷和氨等氣體都比它受寵,但是依靠非生物參與水的光解和生物參與的光合作用,氧氣就這樣在地球上誕生了。
所以美國專家說,如果人類會提前回到25億年前的狀態,這也就意味著那時候的地球氧氣含量會變得十分稀薄,幾乎等于沒有。
而甲烷和氨等氣體會更加濃厚,但由于甲烷和氨的燃燒等形式會加速氧的消耗,那最后地球就會從低氧完全淪為無氧。
不過,美國專家的猜測又有何科學依據呢?他們說地球會在1萬年后回到25億年前,氧氣稀薄就真的那麼容易嗎?
原來地球上的氧氣濃度還和太陽釋放的熱輻射有關,美國專家在《自然科學》雜志上發布研究,表明地球氧氣的濃度是受到了太陽溫度上升所產生的更強輻射有關。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太陽溫度變高后,它所輻射給周邊的熱量也會加強。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又不算太遠,因此地球所能夠接收到的熱輻射也就變多了。
而地球大氣層內含有二氧化碳,它又是個調皮的分子,一旦吸收到熱量后,二氧化碳就會急切地想要分解。而這個化學過程就會消耗掉大量的氧氣。
這聽起來好像是件好事,畢竟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溫室效應的重要組成,如果它變少了好像溫室效應就會沒了。可是這些元素之間是環環相扣,有著胡蝶效應的。
比如說二氧化碳變少了,就會影響到氧氣的濃度,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氧氣可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得到,但這個過程確實有前提的。
比如說先給植物二氧化碳,得到了這樣的原材料它才能夠做出反應,釋放出氧氣。那後來植物所能得到的原材料變少,它所排放出來的氧氣含量不也就變少了嗎?
可能很多人會感到納悶,明明人們覺得自己的生活環境已經越來越熱了。
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海平線都上升了,冰川也都有融化的趨勢。這時美國專家還說全球二氧化碳在減少,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原來,二氧化碳的濃度與太陽所輻射到地球的熱量有很大區別。
一個是變熱一個是悶熱,本質不一樣。
但他們的研究結論就是:二氧化碳不能變少,如果變少對光合作用不利,那植物所能夠排出的氧氣也會減少,這時就影響到了地球整體的氧含量。
這也就表明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好像并不是一個恒定值,它有可能會出現更高水平,但也有可能會接近于無氧甚至完全沒有的狀態,既然氧氣無法處在動態平衡線上,那麼地球若真的回到了完全無氧的狀態,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全球氧氣消失的第1秒鐘,每個人因為呼吸不暢而感到極度不舒服。緊接著抵抗力低的人就會率先流出鼻血。
因為氧氣也會影響我們生活環境的壓強,比如說氧氣在大氣層中的比例約占21%,人體血壓需要通過外部壓力來維持平衡。
一旦大氣環境的組成比例發生變化,人體也會受到外界帶給身體的壓力,那血液就受到壓強影響會想要打破薄薄的鼻膜,因此就會流鼻血。
在全球失去氧氣的第1分鐘,全體人類會因為呼吸不暢而感到內心焦慮。大部分的生物都習慣了在有氧的環境下生存和運動,所以好氧的有機體會因為氧氣的消失而恐懼死亡。
但因為缺氧大腦反應變慢,皮膚也發生緊皺變化,我們拼命的張口想要多吸一些新鮮空氣,只可惜氧氣消失后我們吸到的也只是來自大氣中的氮氣。
因此,地球的主人也會從好氧生物變為無氧生物。而人類作為有機體的一種,也會因缺氧而死亡,最后淪為地殼中的一類元素。
但失去了氧氣,世間好氧腐蝕性都會消失,因此我們會變成金屬碎片。如此想來也覺得實在有意思,原來氧元素還能改變我們的物質形態。
也確實是這樣,水就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如果氧元素消失,那麼水就不再是液體,所以海洋也會消失,淪為我們看不見的物質。
因為氫又能引發核聚變,最后又得到了氦。也就是說藍色的海洋星球,因為全面失去了氧氣,就會變成另一顆新恒星。
從顏色上來看,它不再保持淡淡的天空藍,而是夸張耀眼的金橙色。它好像隨時都要爆炸,又好像隨時都會吞噬萬物。
當然,人們不用太過于擔心。地球本是目前我們所能發現的生命宜居帶,它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地球環境也會經過自我調節重現最輝煌的一面。
而人類的生態意識也在逐步提高,對于制成氧氣的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優化。
像美國專家所說,人類會在1萬年以后回到25億年前氧氣稀薄的地球狀態,其實意圖是在警示我們要愛護大自然。
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另一條研究線索:由于氧氣的不平衡性,地球可以從無氧變為有氧,那麼其他恒星是否可以從無氧變為有氧呢?這就值得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