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人類的視角來看,宇宙中大部分恒星的亮度都幾乎不會改變,但有一少部分恒星卻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樣的恒星也被稱為變星,總的來講,「變星」可分為「食變星」、「脈動星」和「爆發星」,在它們之中,「爆發星」的亮度變化最為明顯。
「爆發星」又分為多種類型(如矮新星、類新星、新星、耀星、超新星等),其中超新星的亮度變化最大,當超新星爆發時,其亮度會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強,峰值亮度甚至可以與它所在整個星系媲美,即使是在上億光年之外,我們也可以觀測得到,正是因為如此,超新星也成了科學家們的重點觀測目標。
根據一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新研究,科學家發現了一起難以理解的超新星爆發事件。
該超新星在天空中位于武仙座,距離我們大約1.8億光年,最初于2018年6月16日發現,隨后被命名為「AT2018cow」,之所以說難以理解,是因為它爆發時的形狀并不是球體,而是一個非常「扁平」的圓盤。
簡而言之,超新星其實就是一種威力巨大的爆炸,它可以形成于大質量恒星在其核心「燃料」耗盡時的引力坍縮,也可以形成于像白矮星這樣的致密天體在吸積了足夠多的質量后所引發的失控的熱核爆炸。
從理論上來講,當超新星爆發時,其產生的物質激波會向四面八方擴散,進而形成一個由迅速膨脹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殼層,其形狀應該類似于球體。
然而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利物浦望遠鏡測量了來自「AT2018cow」的偏振光,并以此重建了它在爆發時的3D模型,該模型顯示,「AT2018cow」在爆發幾天后就呈現為圓盤一樣的極為扁平的形狀,看上去就像被「二維化」了一樣,這與理論中的超新星完全不一樣。
對于這個問題,科學家目前也是一頭霧水。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我們只能基本上確定此次超新星爆發源自一顆白矮星,這是因為在它的光譜之中,幾乎不存在氫和氦的光譜線。
這里需要簡單科普一下,氫和氦是宇宙中豐度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元素,所以恒星中總是會含有大量的氫和氦,對于大質量恒星來講,由于其內部的核聚變會產生強勁的「輻射層」,其方向是向外,這會阻止其外層的物質進入其核心反應區。
因此大質量恒星即使是在「壽終正寢」之時,其外層依然存在著大量的氫和氦,當它們發生超新星爆發時,其光譜中就會存在氫和氦的光譜線。
另一方面來講,中等質量恒星的內部也存在「輻射層」,所以這種恒星在「壽終正寢」之時,其外層也有著大量的氫和氦。
但與大質量恒星不同的是,中等質量恒星并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它們只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在此之后,其外層的氫和氦會逐漸消散,只會留下一個由碳、氧等重元素構成的核心,并依靠殘留的熱量來發光,這其實就是白矮星。
白矮星的密度很高,如果將太陽壓縮成白矮星的密度,那太陽的直徑就將與地球差不多。
白矮星上的物質僅憑「電子簡并壓」 抵擋自身的重力,如果白矮星可以通過某種渠道吸積到更多的質量(比如說從它的伴星吸積),那當其質量超過了「錢德拉塞卡極限」(約為太陽質量的1.44倍)時,「電子簡并壓」就無法抵擋其自身的重力。
在這種情況下,白矮星就會發生引力坍縮,進而引發失控的熱核爆炸,也就是超新星爆發,由于白矮星上并沒有氫和氦,因此在這種超新星的光譜中,就不會存在氫和氦的光譜線。
由此可見,「AT2018cow」應該是源自一顆白矮星。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AT2018cow」的亮度在爆發后兩天之內就達到了峰值,并在16天之后就迅速消退,與一般的超新星相比,它的爆發速度更快,持續時間也短得多,這也顯得非同尋常。
對于這種「二維化」的超新星,目前也就只知道這麼多了,研究人員表示,它的存在挑戰了我們對宇宙中的恒星如何爆炸的認知,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科學家能夠通過更深入的研究揭開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