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朋友大家好,這一期的文章讓咱們來聊聊‘天外來客’——隕石。
隕石也叫做隕星,是在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間中,脫離了其原有的運行軌道的宇宙天體或碎石散落到地球表面的未燃盡的混合物質。
它們有些已經在宇宙空間漂泊了幾億甚至幾十億年,是人類能夠在地球上找到的研究宇宙的唯一材料。
這些墜落在地球的星體在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會因高速運動形成的摩擦力導致表面被高溫融化,最后個頭會比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小很多。
也有的隕石在進入大氣層的過程中因為受熱不均而導致爆炸,最后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流星雨。
如果沒有發生爆炸,那麼會在經過大氣層的時候通過高溫不斷融化消耗變小,最后再落到地面上。
隕石由于其特殊的來源方式,只能從天上掉下來,所以‘物以稀為貴’,價值一般都很高。
目前全世界最貴的隕石來自非洲的納米比亞,如今的市場價值已高達6000億。那麼這顆隕石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讓它的身價如此之高呢?
隕石根據其內部的鐵鎳金屬含量的不同,通常分為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它們體內包含碳化物、硫化物、氧化物類等多種礦物。
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現隕石的存在了,比西藏的藏民就稱隕石為‘天鐵’,認為這是神明饋贈的禮物,所以會用它來打造器具或飾物。
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就在《天工開物》一書中詳細的記載了隕石的形狀、大小以及溫度等等,在當時還是比較具有科學性的。
不僅是中國,外國也有關于隕石的記錄。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在紙草書中記載了隕石墜落的場景,古羅馬人還把隕石當做神的使者供奉起來。
下圖這顆世界上最貴的隕石名叫霍巴隕石,它屬于鐵隕石。
各位別看它的表面積只有6.5平方公尺,但它的重量卻高達60噸,是世界上最重的隕石。
由于霍巴隕石的形狀不是橢圓形,而是類似于正方形,所以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阻力比較大,使得它下降的速度變慢,在落到地面上后就沒有全部埋入土中。
但即使是這樣,也可以想象得到這個60噸重的‘大塊頭’墜地后所產生的威力。它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被一個農民在田地間意外發現的。
根據科學家對它斷代后發現,它是在8萬年前墬落在地球上的,但它的實際年齡卻可追溯到億年以上。
它的成分也被科學家做了研究,檢測結果顯示,霍巴隕石的含鐵和含鎳比例分別在84%和16%左右,妥妥的天外‘大鐵塊’。
8萬年到現在,霍巴隕石依舊停留在它當時墜落的地點,這也引來了全世界的游客欣賞它的美。咱上不了太空,看看太空來的‘客人’還是可以的。
不過由于之前的保護不周,這顆隕石的邊緣部分已經被‘無良’的游客給敲掉了,導致它傷痕累累,讓人看起來很痛心。
但現在它已經成了納米比亞的國寶,受到了國寶應該享有的安保措施,讓它可以被一代一代的人欣賞。咱們不是有句俗話說得好麼,‘在有價值的物品面前,我們才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