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為什麼如今我們只能跨越930億光年去探究宇宙的深度,然而在這浩瀚的世界里,地球的位置卻顯得太過渺小,那我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呢?
地球如今已經是46億歲,人類主宰整個地球的時間,被記載在冊的也僅有幾千年。
如果說人類的社會進步,可以說是一篇文明史。那麼對于碩大的地球而言,或許這篇文明史也只是轉瞬即逝的一個篇章。
眾所周知,地球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在它經歷第1次生物大滅絕的時候,有85%的物種在一瞬間都全部滅絕了。
而那時陸地的占比還非常渺小,脊椎動物的霸主地位根本比不上那時的軟體動物。
直到大陸演變,人類文明這才逐漸崛起。可惜經過科學家的推算,在人類文明成地球新主人之前,體型碩大攻擊力極強的恐龍也曾主宰過地球1.65億年。
如此看來,地球就像是人類租的一個房子。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個租客,在我們來到這個房子前,它已經不知住過多少人了。
人類對于地球是這樣渺小,而地球在整個太陽系甚至是對于整個宇宙而言,難道不也是充當著人類相同的渺小角色嗎?
如今科學家所探測到的宇宙天體成千上億顆,可以用無數來形容。
人類在晴朗的夜空,躺在草坪上去遙望那些浪漫的星辰,在下的眼睛里裝的都是數以萬計的星星。
在整個太陽系里,地球還并不是最大的天體。
首先太陽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恒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而且如果我們離開了太陽,整個地球的運轉都會出現混亂。人類也會在失去陽光和太陽磁場的下一秒,就瞬間進入最惡劣的生存環境。
人類的脆弱在這時會體現得淋漓盡致,那麼這時有人會產生疑問:既然宇宙顯得那麼浩瀚,而人類在對比之下又顯得過分渺小。
那我們為什麼又要繼續研究宇宙?難道這不會憑空增加我們的心理負擔嗎?
一切探索皆有意義,人類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對外太空發射出了很多探測器,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叫做旅行者1號。
它在外已經漂泊了44年的時間,如今還依舊處在正常工作的狀態。
但可惜它離開地球這麼久,還是沒有飛出太陽系的邊緣。而它能夠正常飛行和工作,其主要能量也是由太陽的引力所提供。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如果有一天真的拼盡全力飛出了太陽系,它也許連正常工作都無法維持。
此外科學家們還表示旅行者1號如果真想飛出太陽系,至少也得再花1萬年的時間。
1977年,旅行者一號朝著太陽系的邊緣努力推進。當它在外太空飛行到了1990年2月時,已經距離地球64億公里。
人類指揮旅行者一號在恰當地距離給太陽系拍了一張全家福。我們整個星系中的幾大行星在數字合成下,同等比例的出現在同一張照片上。
然而在整幅圖片當中,雖然僅涵蓋了一個并不完整的太陽系,可地球都已經很難找到。事實上我們的家園在整幅圖片中只占了0.12個像素點。
地球處在太陽系里,可太陽系又處在銀河系中,而整個宇宙下像銀河系這樣的恒星系統還有數千億個。
科學家認為,目前人類對于天文的研究只處于17%的開發狀態,剩下的83%都處于未知領域,它們也被統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但好在人類的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我們現在所能夠通過技術探測到的宇宙極限是465億光年,而且還是站在地球上。
也就是說在這個范圍中,是以地球為中心對外畫出了半徑為465億光年的圓圈。
那麼這個直徑長度就達到了930億光年,只可惜這個數值對于人類來講已經十分浩瀚,可當我們穿過930億光年在宇宙中去找地球的位置,得出的結論卻是地球過于渺小。
138億年前宇宙誕生,那時候無數的物質匯聚并發生了反應,形成了初代宇宙后又經過能量的堆積與新一輪的反應,廣袤的世界這才被孕育開來。
而人類在地球上的文明史,被登記在冊也不過幾千年,人類祖先在地球上繁衍的時間不過幾萬年,這和宇宙已經度過138億年的歷史一對比,似乎連眨眼的瞬間都比不上。
我們假設把宇宙從誕生到演變至如今的狀態縮短為24小時,那人類的文明史倒像是個跑龍套的,在鏡頭中最多也就出現了三秒。
如今人類的壽命平均在80歲左右,這和宇宙文明相比又顯得更加微不足道。
雖說人類的科技在日新月異的進步著,但我們對外太空發出的各種探測器,或許對于宇宙來講人類科學水平依舊顯得過于薄弱。
那既然如此,地球為何又要出現?人類為何又要急著演變出文明呢?這一切的繁華都顯得過于渺小,那麼我們的出現和存在又有何意義?
雖然說白了,人類作為碳基生物和一些塵埃的形成原理相似,我們終將也會歸于塵土。但是整個世界從誕生到最終毀滅,也都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就像宇宙從奇點爆炸后開始繁華,最終又歸于奇點。
人類短暫的生命也是在循環中度過,父母從出生再到長大學習和工作,然后結婚和生子,并幫忙照顧后代。
我們也是循環往復地在走著相同的道路,從出生長大學習和工作,再到結婚生子和孕育后代,人類的生命如同花開花謝,循環演繹著生命的美麗。
雖然從位置上來看,不論是人類還是地球對比起宇宙的演化史,都顯得微不足道。但是絢麗的生命尺度就是宇宙最繁華的重要構成,我們有著自己的思維,也有著獨特的情感,更能彰顯不一樣的美麗。
宇宙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里面有著成千上億個不同的星系,它們也像是人類一樣,對于宇宙來講十分渺小。
可是它們卻能夠呈現出不一樣的形態,就像是公園里盛開的不同花朵。每一朵花的綻放到凋謝都是安靜的,也很難引起特別的關注。
但也正是因為它們輪番盛開,并且竭盡所能地將生命的意義體現出來,整個世界才顯得繁華和有生機。
所以人類繼續加大對于天文方面的探索,去看看宇宙到底有沒有邊際,去看看宇宙之外還會不會有另一個世界?
所有的探索和努力都會顯得有意義,這就是人類體現生命意義的一方面。也許只有我們加大了科學的投入,終將有一天會發現宇宙之外還會有新的宇宙。
就像是太陽系之外還會有其它的星系,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人類的科技水平像是一把枷鎖,它約束了我們對于外太空的認知。
另外從生命過客的角度來講,我們也不知道人類會不會成為地球上最后的主人?也許當初的恐龍也曾有過相同的觀點,但是在它們統治了地球1億多年后又逐漸走向了滅絕。
那麼人類是否也會重蹈恐龍的覆轍?地球上是否還會誕生其他的文明?這些問題數之不盡,人類只有加大研究力度去探究世界的繁華,才能揭開更多的謎團。
這種選擇其實也是在彰顯我們生命的魅力。那麼關于宇宙到底有多大?您還有哪些不同的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