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經常說人類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但人類在宇宙中到底渺小到什麼程度,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具體的概念,其實想要理解這一點并不難,因為我們只需要從一張照片中,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究竟有多渺小。
事情要從1977年講起,在這一年里,運行在地球軌道外側的幾顆大行星(如木星、土星等)都運行到在太陽系的同一側,而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連續利用這幾顆大行星的「引力彈弓」,進而使宇宙飛船飛得更快,如果控制得好的話,甚至還可以令其達到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速度。
NASA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在這一年里連續發射了有望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在經過了幾十年的飛行之后,現在的它們早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 ,其中的「旅行者1號」更是已經飛到大約238億公里之外,成為了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而正是這艘飛了238億公里的飛船,最后拍攝的照片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于1980年抵達土星附近,為了近距離探測「土衛六」,它消耗了比預定計劃更多的能量,在此之后,它只能利用土星的「引力彈弓」進行了最后一次加速,其運行軌道也不再與黃道面平行,而是變成了以大約32度的角度向黃道面的「上方」飛出。
時間到了1990年,此時的「旅行者1號」與地球的距離到了大約64億公里,已經飛到了海王星軌道的外側,由于這正是一個俯瞰太陽系的良好位置,因此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提出建議,讓「旅行者1號」回頭拍攝一張包含地球和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全家福」 。
這個建議最初遭到了一些反對的聲音,因為人們認為這種照片并沒有什麼科學研究價值,而「旅行者1號」的能量在此時也所剩無幾,但考慮到這種照片對人類來講有著特殊的意義,NASA最終采納了這個建議。
于是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調轉了自己的相機,為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拍攝了60多張照片,由于「旅行者1號」的傳輸數據的速度很慢,這些照片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才全部傳回到地球,而這也是「旅行者1號」最后拍攝的照片,因為做完這一切之后,它的能量也基本上消耗殆盡。
通過對后期的拼接,人們最終得到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首張真實拍攝的「全家福」,而在這些照片之中,有一張照片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拍攝到的,正是我們的地球。
這是一張「旅行者1號」通過三個濾色器拍攝的彩色照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地球在照片中只是一個暗淡的藍色光點,實際上,它在這張照片中只占了0.12個像素,如果不仔細看,我們很可能會將其視為一粒飄浮在陽光之下的塵埃,而不會意識到這個光點其實就是地球。
(圖中箭頭所指就是地球)
要知道64億公里只是0.0006765光年,與之相比,太陽系的半徑卻有大約1光年(以奧爾特云為界),也就是說,就算從太陽系的尺度來看,這樣的距離也是微不足道的。
在更大的宇宙結構中,太陽卻只是銀河系中數以千億計的恒星之一,而銀河系的主體直徑就有10萬光年,進一步講,在直徑高達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存在著上萬億個星系,銀河系也只是其中的一員……
地球承載著人類的一切,然而僅僅是在64億公里之外的視野中,地球就已經成為了一粒可有可無的「塵埃」,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可想而知。卡爾·薩根對此表示:「我們的驕傲,我們在宇宙中擁有某種特殊地位的感覺,都受到了這個蒼白光點的挑戰。」
「旅行者1號」拍攝的這張令人深思的照片後來被命名為「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它清楚地告訴了我們,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到底有多渺小,也讓我們對宇宙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同時也激發著我們對于探索星辰大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