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這是一個廣大的名詞,包含了上下幾千年,人們的渴望與探究,是一切誕生的起點,也是萬物的歸宿。人類對于宇宙,就像是貓至于魚缸里的魚,總是忍不住好奇去窺視、去撩撥。因此,我們才慢慢地知道其中蘊含的萬物運行之理。
浩瀚的宇宙
人們對于宇宙的研究,在現代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探測器、宇宙空間站、太空望遠鏡等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所看見的宇宙更大也更真實,同時也了解更多的奇特的天文現象,其中最令人驚奇的要數星系碰撞。
星系碰撞
而據天文學家的觀測,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將在幾十億年之后發生碰撞事件,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星系碰撞。那麼,這次碰撞的過程和結局是什麼?它們的碰撞已經開始了嗎?
宇宙以及星系
人類與宇宙的向往要追溯到原始時代,猿人脫離了樹林的舒適生活到陸地上打拼時,就意味著世界的發展走向了新的道路,通過食用植物以及動物蛋白,人類的大腦功能越發完善。學會制作工具、以及獨立思考的猿人開始探索世界上一切未知之物,頭頂上那片仿佛永遠都沒有變化的星空,吸引了他們的注意。他們開始觀測星空,將之視為神秘的存在,是溝通神靈的橋梁。
古時候有欽天監
時間快進到春秋時代,中國著名思想家莊子首先提出「宇宙」的概念,所謂「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來曰宙」 涵蓋時間與空間,而后發展成為「宇宙無極」的思想流派。同時期的西方也處于思想風暴、能人輩出的風云時代,以亞里士多德為首的希臘哲學家,認為宇宙包含萬物,是世間一切的集合。同時還衍生出了「地球中心論」,而這個論點在托勒密的完善下,在西方世界流傳了千年。
日心說和地心說
直到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思想主義開始抬頭,天文學們才開始發出質疑的聲音,哥白尼的《日心說》也在這一時間段橫空出世,其完善的邏輯、精湛的表達,以及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論點,掀起了無數學者的爭執與辯論。理是越辯越明的,在激烈的辯論中,許多天文學家都找到了前進的目標,比如說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等先驅。
布魯諾因支持日心說被燒死在鮮花廣場
隨后時間進入近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為天文學插上翅膀,人們對于宇宙的認知更加清晰,在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人類發現了太陽黑子、半人馬星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不過最杰出的還要屬于宇宙大爆炸理論以及哈勃定理,它們一個解釋了宇宙的誕生,一個說明了宇宙一直處于膨脹之中,這都是當代天文學的重要理論。
哈勃定律
而在如今,人類已經能在宇宙中建立空間站以及太空望遠鏡之后,宇宙的面紗逐步向我們揭開,我們對于星系以及星球的了解再上一個台階。所謂星系,指的是由數量巨大的恒星系以及星際塵埃構成的運行系統,宇宙正是由大大小小的星系構成,這些星系的質量都在太陽的100萬到一兆倍之間。
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此,多且大的星系都在宇宙中旋轉,它們不會撞上嗎?事實上,星系碰撞在宇宙中是一件常事。在2012年,天文學家們就通過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仙女座星系正在往銀河系飛來,預計二者將發生一場驚天撞擊。那麼,撞擊將要到什麼時候開始?這將給身在太陽系的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仙女座與銀河系的大碰撞
仙女座星系,在17世紀被天文學家西門·馬里烏斯用望遠鏡觀測并記錄,從此之后與人類結下不解之緣。在哈勃望遠鏡的鏡頭之下,仙女座星系看起來就像是一張披薩餅,又大又圓,直徑大約有22萬光年,距離銀河系254萬光年,不過這也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一個星系了。這兩個八桿子打不著的星系怎麼會在未來發生碰撞呢?
仙女座星系
這要講到哈勃定理,也就是紅移現象,即宇宙正在膨脹,并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逐漸拉大。 事實上除了紅移之外,天文學家們還發現了藍移。正好與紅移相對,藍移指的是向我們靠近的星系,而仙女座的靠近就是少見的藍移現象。
紅移現象
據天文學家觀測,仙女座星系正在以100~140KM/S的速度靠近銀河系,同時不僅是仙女座在靠近銀河系,銀河系同樣在以200KM/S的速度靠近仙女座,兩個星系這是「王八看綠豆,看對了眼」來了個「雙向奔赴」。這大大加重的相撞的幾率,不過星系之間的撞擊也是宇宙中的常態之一。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仙女座的外暈已經與銀河系的外暈重疊上了,這表明碰撞已經在外圍開始了。
紅巨星
不過大家也不用恐慌因為兩者的核心還需要近40億年的時間才撞到一起,最終可能形成一個大型橢圓星系,太陽系可能會在這一場撞擊中脫離銀河系,也可能啥事沒有。然而考慮到恒星系之間的距離有點遠,再加上再過個10多億年太陽就要進入衰退期,演變成紅巨星,因此這場撞擊對于人類而言基本上還沒有太陽熄火來的更為緊要。
人類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比起要在37.5億年之后才發生的星系大碰撞,我們應當將視線立足于眼下。如今,全球變暖危機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焦點,由此衍生出的極端氣候正在荼毒我們的生活,歐洲、河南以及山西的暴雨災害,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美國等多地的山火災害,都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巨大的挑戰,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過去50年地球溫度的變化
如果我們放任地球的溫度持續上升,我們的家園將要毀滅在自己手中,海洋將淹沒陸地、動物們將失去家園,人類不是在糧食危機引發的戰爭中毀滅,就是被凍土層中那些病毒摧毀,因此節能減排勢在必行。目前,中國正在積極轉型,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石油的使用,轉而使用太陽能、潮汐能、氫能以及核能等可持續的清潔能源。
結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高塔,起于壘土。與其對未來發生的星系撞擊事件憂心忡忡,不如多關心眼下地球發生的氣候異常事件,關心地球的升溫能否在本世紀末在1.5度左右。目前拯救地球環境,減少碳排放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我們應當齊心協力,共建無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