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帶著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等人駛向月球,開啟了人類登月的新篇章,在世界人民的矚目中, 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登月的第一人,自此,留在月球上的小小一步,卻成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大步。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阿姆斯特朗并非第一個進入宇宙的地球生命,因為在他之前,人類早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對宇宙空間展開了探討, 試圖利用自然界的生物,來窺探宇宙的隱秘一角,從而為人類登月掃清障礙。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美國和蘇聯先后開展了諸多實驗,將果蠅、狗等生物送入了太空,但是無一例外, 這些實驗均以失敗告終,似乎預示著宇宙的神秘莫測、危機四伏。
在此情況下, 美國將目光看向了同為靈長類動物的黑猩猩,并且從中進行挑選,找出了一只極為聰明的黑猩猩:漢姆, 在長期的試驗后,美國人利用火箭發射裝置,將漢姆送入了太空,可是當漢姆回到地球的時候,人們卻發現: 漢姆變了 。
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人或許知道,表面上看起來璀璨瑰麗的太空環境,實際上危機四伏,因為在太空環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暗物質和宇宙輻射,這之中包括伽瑪射線、有害粒子和強烈的太陽風。
如果人類不穿宇航服就進入太空環境中,多半會被強烈的宇宙射線輻射致死, 即使是身著宇航服的宇航員,也得憑借強硬的身體素質和過硬的科技保障,才能在這種環境下維持基本的生存狀態。
當然,這還不算最嚴重的, 太空中沒有空氣,到處都充滿了高能光子和致命粒子, 失重的狀態會影響生物的方向感,就連我們身體里的蛋白質也會失去辨別方向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登月都已經困難重重,將動物送上太空更是難度加倍,然而蘇美兩國還是下定了決心,決定將動物送到太空中, 他們一方面想借動物作為實驗體,了解太空的環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滿足太空軍事競賽的需要。
眾所周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曾在人類宇航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他是第一位進入外層空間的宇航員,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加加林也有不為人知的悲憤心情 。
他曾經在采訪中自嘲不已,甚至向采訪的記者提出一個深刻的問題:「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后一只狗?」 ,加加林這個問題并非沒有緣由,因為早在他進入外層空間之前,蘇聯方面已經將「太空狗」送出了地球。
萊卡
事實上,加加林雖然是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但他并不是進入太空的第一個地球生物, 因為早在他之前,就有一只名叫「萊卡」的狗,被蘇聯的人造衛星送進了太空。
為了全方面監控萊卡的太空生活,科學家們在萊卡的身上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器械,用來觀測萊卡的身體狀態,而萊卡也幸不辱命,完成了長達一周的飛行任務。
照理說, 這樣一只初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應該受到相應的禮遇,但可惜的是,萊卡并沒有逃離死亡的厄運。
當萊卡遲遲沒有回到地面的時候,人們不免產生同樣的疑惑:萊卡去哪了?在這個問題的圍繞下,民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有人說萊卡所在的衛星發生了爆炸,所以它飄向宇宙,變成了一只駛向星空深處的狗。
當時參與項目的 馬拉山科夫博 士 第一個站出來辟謠,他說萊卡進入太空后,心率奇高,達到了平日的三倍,而且傳感儀現實的各項指標都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也就是說,萊卡承受著無法承擔的巨大苦楚,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久后,蘇聯官方公布了萊卡的結局:當萊卡完成飛行任務的時候,它的身體狀況已經走到了末路,于是科學家按照計劃, 給它安排了一頓含有劇毒的「最后的晚餐」,因此,萊卡是被毒死的。
為了紀念萊卡的壯舉,蘇聯方面在1957年發行了萊卡的紀念郵票,而且還將它的名字,帶上了莫斯科的一座紀念碑。 1997年,俄羅斯人自發組織,在莫斯科附近的航天和太空研究所為萊卡建立了一個紀念館。
黑猩猩漢姆
眼看著蘇聯方面在太空上大做文章,當時的美國也按耐不住了, 他們立刻展開了相關的計劃,決定將黑猩猩送往太空。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航天局找來40只符合標準要求的黑猩猩,并且展開了嚴格的實驗和訓練,最終,黑猩猩漢姆脫穎而出, 成為了前往太空的「天選之猩」,為了教漢姆學習操控飛船的本領,美國方面展開了長達兩年半的培養準備。
科學家通過長期的訓練,對漢姆進行了一些「強刺激」,當漢姆按照指令完成目標的時候,就會得到一個香蕉丸作為獎勵; 當漢姆沒有按照要求行動的時候,則會收到一次輕微的電擊。
正是在這種訓練模式下,漢姆成功掌握了一系列的航天操作方式, 最終,它乘坐著1961年的火箭,駛向了太空,然而,這一趟旅程卻發生了意外。
經過6分鐘的飛行,漢姆和火箭基本處于失重狀態,而且火箭的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5000英里,火箭的種種狀況遠超科學家的預期, 正當所有人以為此次實驗要以失敗告終的時候,奇跡發生了。
漢姆熟練的操作著火箭的系統,成功轉危為安,最終降落于大西洋中,被救援人員救起。
科學家們立刻對漢姆展開了身體檢查,發現了它身體的異常之處:和進入太空之前相比, 漢姆的心跳速率明顯增加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心跳速率并沒有出現降低的情況。
也就是說,漢姆的身體永久性的產生了變化,并且心跳速率的增加很可能會影響它的壽命長短。
事實證明,漢姆的壽命確實減短了, 一般來說,野生黑猩猩的壽命可達35歲左右,而人工圈養黑猩猩的壽命則能夠到達40歲左右,但漢姆年僅25歲便永遠的離開了世界。
宇宙是一望無際的深淵,這里的情況遠超人類所想,強烈的輻射和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無疑是對地球生物的巨大考驗, 因此,每一位前往宇宙的宇航員,都是我們的英雄,他們的存在,為我們驅散了宇宙一角的所有陰霾。
然而在紀念宇航員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忘掉這些被送往太空的動物, 正是因為它們的探索,才給我們人類的航天科技帶來巨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