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就是尺!在太陽光面前,有誰敢這麼自信地說:他的眼睛能看到東西的速度就會比光速還要快?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自己睜眼就能看到太陽,但太陽光從本體到達地球卻需要8分鐘。那這能不能說明人類的眼速比光速要快?這種觀點到底科不科學?有什麼論據可以評判呢?
其實愛因斯坦早在自己的相對論中,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說光速是目前人類所能夠發現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這個最快也就從側面反映說,人類的眼速其實是比不了太陽光傳播的速度。
哪怕光速和宇宙的膨脹速度比起來,它好像還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比起人類的目光而言,人家當之無愧是最快的速度。
可這時也會有人感到疑惑:明明我們睜開眼,瞬間就能看見遙遠的太陽。但陽光卻需要8分20秒才能夠從太陽穿梭到地球,這兩者的速度怎麼能相提并論呢?
明明眼速就是比光速要更快。所以,為什麼愛因斯坦會在相對論中說到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呢?
原來,科學講究嚴謹性。從物理學角度出發,人類的目光只是用來形容人類眼神的一種描述,它甚至都不具備速度這一特點。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在生活中人們也很難見到哪位物理學家非常專注地去研究人類目光的轉移速度,或者是捕捉目光能在多遠距離外抓到物體,并研究這個過程所用到的時間長。
相反人們在文藝作品中,關于人類目光的刻畫倒是多了不少。
比如說,文學家會描述一位陷入愛戀的女子,說她的目光如水,眼睛里像是一片海洋清澈且無垠。
如此看來,目光在專業人士眼里是不具備速度的,只是一種描述人類眼神的形容詞。
但也有人還是會覺得不可思議,明明人類的眼光能夠捕捉到外界的事物。既然有這樣的物理現象,那我們的目光就應該具備速度的概念。
可是,眼球想要獲得外界信息是需要前提的。首先人類得有較好的眼睛結構,二是得處在可視范圍以內。
這兩種條件必須相輔相成,缺乏一個都不行。而人類的眼睛作為光子接收器官,它會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讓眼睛接受外界事物并捕捉光源帶給自己的畫面,接著再將信息通過晶狀體投影在視網膜上。
等到這些信息全部被捕捉后,它像是要把信息打包成一個快遞似的,通過神經細胞運輸給大腦,這時候畫面才能夠成像。
簡單點來說,目光的形成是需要很多條件的。它的本質是因為能夠對光線的反射,讓人類大腦捕捉信息。那這時我們所能夠看到的事物的這個過程,可以被描述成目光。
但從物理學上來講,它只不過是對光線的一種反射現象罷了。說白了目光不是光,那這時我們還強硬地拉著它與光速比快慢,當然會不合理。
那麼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為什麼還需要8分20秒呢?有沒有出現過比這個時間更快或者是更慢的陽光呢?
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也做出過研究,并且提出了光電效應。人們通過這個原理,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發現,陽光的產生其實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太陽內部無時無刻都會做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那這時很多能量就會釋放出來。氫元素在被反應過程中會首先得到能量,并且又發出了光子。
然而原子核外面的電子,它所能夠獲得的能量越多,那它所能發射出來的光線頻率就會不斷地加強。
這種物理現象對于人類來講就是一個電磁波的發射過程,而我們的肉眼也并不是所有頻率的光線都能夠捕捉到。
像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人類沒辦法通過肉眼就能直接觀測到,還得依靠其他的專業器具。
可惜光子和陽光還不完全一樣,有大部分位于太陽內部經過各種反應產生的光子,它們也許需要花費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到達太陽的表面。
而由于這些光子以及太陽內部反應所發出的光源,在運動方向上有很大的隨機性。 因此有些太陽上的光子,倒是不能隨心所欲地出門旅游。
它們像是被留在家里乖乖寫作業的孩子,也許很長時間都不能出門。所以陽光從自家出發,再穿梭過外太空來擁抱地球,別看它表面上只需要短暫的8分多鐘就能朝我們奔赴而來。
但在它們穿越之前,所有的陽光可能都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才能獲得這樣一次與人類見面的機會。
既然陽光與人類的生活如此親密,那麼如果有一天太陽滅了,地球上的人是不是也得隔個8分多鐘才能夠知道太陽受到了傷害,可能再也不能發光了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所有的陽光都是在連續不間斷的照射地球。
由于后者會不斷地自轉,我們的家園就會有接受陽光的正面和背面,也就是黑夜和白天。
但是這個接收過程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太陽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它也不再發光了,人們是能夠同一時間就能接收到相關信息的,也不需要等到8分鐘以后。
但是說到這里,就有一個戲劇性的問題了。那就是人類的眼睛能夠看到的太陽,永遠都是陽光穿梭到地球之后發生的事情。
這是什麼意思呢?前面就有提到,人們想要看到什麼東西首先要有較好的眼睛結構,第二是得有充足的光源,兩者缺一不可。
這時不知人們是否有注意到一個細節,那陽光如果沒有來到地球,我們說不定就生活在黑暗之中,也許想看見太陽都是個難題。
當然這種說法是單一且片面的,因為除了陽光之外,宇宙中還有其他的光源能夠照亮人類的家園。雖然它們的傳播速度比不了陽光,但依舊可以成為替代品。
不過人類能夠看清的東西,首先就是得有光源的照射到我們的家園中。
人類眼睛接收到的最主要的光就是陽光,也正是陽光到達了地球之后,我們才能夠通過眼球去看到太陽。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如果不是陽光的照射,人類也沒辦法瞬間就看到太陽。
而陽光最少通過8分20秒才能到達地球,那人類睜開眼睛看到太陽,也就是陽光穿梭了8分20秒之后的事情了。
這個邏輯也就證明人類的眼光,即便是被強加上了速度的特性,但依然會比陽光慢了至少8分20秒。
所以我們可別再說人類眼睛一睜開就能看見太陽了,我們的速度比起光速來,還是顯得微不足道。
最后總結來說,就是在科學家眼中,人類目光它并不具備速度的特性,因此沒辦法和光速做任何比較。
但或許還是有人會搞不明白,為什麼人類睜開眼睛瞬間就能看到地球,這種特別快的速度還是會被專業人士忽略呢?
其實這是由于每個人對這種現象的理解不同所導致的,比如說從物理角度來講,速度最快的并不是某一種概念的運行,而是粒子的傳播。
它們會在不同的介質中做運動,也會受到不同力量的干擾,這些粒子也有可能會瞬間排列,那速度就會不一樣。
像光子變成陽光后,它能立即到達地球。而人類睜眼就能看到太陽,是因為太陽光已經到了人類的眼前。我們的眼球在這樣的介質中,感知到了太陽就在遠方。
所以人類的這種信息捕捉只是接收。那麼關于眼速和光速相關的話題,您還有哪些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