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河內一樓在《水星的魔女》中一連串令人猝不及防的整活操作,讓這部最新的《高達》系列作品再一次被推上了熱議的風口浪尖。
即使是沒有看過《0079》、《Z高達》、《伊迪安》等「黑富野」名作的觀眾,也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得知了這位「刀片廠老板」的鼎鼎大名。
他的《Z高達》引導虛淵玄走上了「愛的戰士」之路,《EVA》是庵野秀明寄給他的一封情書,熱愛花式干掉角色的大河內一樓同樣也是他的親傳弟子。
不過,富野并非一直這麼「黑」。雖然這麼說有點沒有說服力,但是富野的初心,其實是想做「子供向動畫」。
只不過,他認為不能只給孩子展示世界美好的一面,所以才在作品中對死亡毫不避諱。
后來他自己也就這一點反思過,從今天要講的這部作品開始,他封印了過去的自己,收斂起自己的殺心,化身「白富野」 。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這部作品里就完全沒有便當了,今天在《水星的魔女》中「大殺特殺」的大河內,出道作也正是這部作品。
他當時受富野之邀,為其中的第23集寫劇本,而這位日后發了無數便當的動畫監督,也在這里發出了他的第一份便當。
這部高達作品,就是新世紀高達第一作,創造了「黑歷史」一詞,「終結」了所有的高達歷史的《倒A高達》。
這是一部當時被部分粉絲開除「高達籍」的高達,也是一次失敗的商業企劃。
然而,對于富野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 播出多年之后,它在高達粉絲中的風評,也漸漸回暖。
即使是沒有看過《高達》的觀眾,應該也對「高達」的形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頭頂的V形天線,雙眼,口罩位置的「雪鐵龍」刻線……
誠然,這種固有印象并不能囊括高達系列作品這麼多年來各種林林總總的「特例」,用這個標準來鑒定高達,依然能有個七八成準確率。
而《倒A》中的倒A高達,首先就把這個「慣例」給破了。
相信大多數讀者第一次看到倒A,都會被它那圓滾滾的腦袋和那好像長錯了地兒的天線勾住視線。
長在嘴上的天線,還有點弧度,比起天線倒更像是胡子,劇中人物也常將其稱為「胡子高達」。
倒A圓滾滾的地方也不止腦袋,在所有高達中橫向對比,倒A這台機體全身的銳度都偏低,「棱角不分明」。
別的高達一眼看上去就是戰爭兵器,殺氣騰騰。倒A看上去就人畜無害,甚至有點萌萌的感覺。
倒A高達的機設,出自美國科幻設定大師席德米德之手。在《倒A》之外,他的代表作是《銀翼殺手》、《異形2》等典型美式科幻作品。
他的機設與傳統日式科幻風格不同可太正常了,甚至可以這麼說, 倒A高達已經算是《倒A》中風格比較接近傳統高達作品的機設了。
迪安娜回歸軍的某些「異形」機體,也許是因為審美實在過于超前,直到現在萬代都沒給出相應的模型。
根據訪談信息,我們現在看到的倒A高達,已經是被富野要求全盤重做之后的一稿了。
而席德米德更為邪性的初稿,則用在了反派機體倒X身上。(左為倒X)
這個打破常規的機設,給倒A高達引來了不小的爭議。這也是它被開除「高達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要說這機設第一眼看上去印象如何,在訪談中被富野問及此事的樸璐美(主角、倒A高達駕駛員羅蘭聲優) 也只能高情商地避而不答。
不過,倒A高達的機設本身就屬于第一眼不出眾,越看越順眼的耐看型,只要愿意拋棄過于古板的固有印象,這圓滾滾的高達看久了也挺可愛的。
萬代也把MG第100號這個具有象征性意義的序列號給了倒A高達。MG倒A高達的內構也完全沿用了席德米德留下的設計稿。
而看完《倒A》的故事之后,興許你會和我產生一樣的想法:倒A高達,就應該長這樣。
說起倒A高達,「黑歷史」和「月光蝶」這兩個名詞就繞不過去。
在《倒A》的故事中,地球人類文明處于大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而月之民那邊已經有MS了。
在月之民開始「回歸作戰」后,地球上的人類又從地下挖出來了一些性能遠超他們科技水平的MS。
這種「科學進步靠考古」的現狀,建立在一個輪回的世界觀下。
地球人類文明并非建立在一張白紙上,而是建立在前代文明的遺體上。
這些前代文明中的人類,都沒能走出互相爭斗的死局,最后在爭斗到達最巔峰時,「月光蝶」出現,將這些文明的痕跡抹去。
看到這個圓頭圓腦的憨憨模樣,大伙應該就知道,所謂的「月光蝶」正是倒A高達,它會張開蝶翼,散播納米機器,將地表的一切分解。
而被抹去的這些「黑歷史」,不是別的歷史,正是高達觀眾們熟知的「高達的歷史」。
富野和日升都沒有明確說明,倒A高達的「滅世」,究竟是以什麼為判斷基準。
是倒A高達自己判斷「這屆人類不行」就飛出去干活?還是需要一個像宇宙世紀93年的夏亞那樣的絕望者坐進駕駛艙手動給人類文明送溫暖?
不管是哪種,總之這些以「戰爭」為主題的高達系列作品中的人類文明都這麼毀滅了。
在我看來,《倒A》之于富野,正如《EVA新劇場版終》之于庵野秀明。當然,按照兩者出的先后順序,我這句話可能得反過來說。
對他們來說,這部作品都有著「告別過去的自己」的意義。富野在《倒A》里抹去了所有《高達》作品的歷史,痞子在《終》里「再見了所有的EVA」。
然而,「高達」這個企劃并不屬于富野。即使他個人決心像痞子那樣與《EVA》告別,頂著「原作:富野由悠季」的高達系列作品一樣會推陳出新。
而且,他自己的決斷也沒有那麼強。在《倒A》之后,他也執導了一部高達全新TV動畫《高達G復國運動》。
不過,在《倒A》之后,富野確實是和「黑富野」告別了——至少他不會毫無預兆地干掉一個主要人物了,死亡人數相較從前也大有下降。
只不過,「白富野」的這兩部《高達》,相較「黑富野」時期好評如潮的「鴨騾恩仇錄N部曲」,風評并沒有一邊倒地好。
抹去黑歷史的倒A高達,自己卻成了部分高達粉絲眼中的「黑歷史」。
即使看上去憨態可掬的倒A高達有著如此恐怖的真身,在評價這部作品時,很多觀眾都會將其稱為「宮崎駿式的《高達》」。
一方面是因為《倒A》的人設由安田朗負責,帶有很明顯的世界名作劇場風格,而這一系列作品內容大多取材自世界各地的兒童文學/青少年文學名著。
另一方面,相較那些在戰爭中動不動互砸殖民衛星和核彈,往殖民衛星灌毒氣的《高達》,《倒A》的故事本身也很溫柔。
倒A高達這個遠超時代的機體,在主角羅蘭的手上變成了阻止戰爭的方式,擺脫了作為滅世裝置的命運。
《倒A》里地月雙方都打得比較克制,雙方都有理性的和談派,即使有主戰派的攪局,武力值更高的月球方一直收著力,也沒打出太多人命來。
他們曾經擦槍走火打爆了一台MS的核反應堆,一場核爆就把雙方嚇尿了。羅蘭愣是小心翼翼地把幾顆核彈揣了快十集,就為了把這玩意送到合適的地方銷毀。
夏亞當年在魯姆會戰開無雙的時候,就這幾顆核彈都不一定夠他用一分鐘。
《倒A》的主角羅蘭也為這部作品奠定了輕松的基調,因為他真的太善良了。
提起羅蘭這個角色,許多《倒A》觀眾都不會忘記他的女裝形態「羅拉」,并且開玩笑說「富野xp領先業界20年」。
羅蘭不僅在外形上有陰柔美,也兼具常見于女性的「包容」、「善感」等特質。
通過該作品出道的大河內一樓,在20多年后成為了第一部真正的「女性主角」的《高達》的監督,不得不說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順帶一提,《水星的魔女》中的女主角繼承了羅蘭的深色皮膚,貴公子沙迪克的人設,也讓我多少有些幻視《倒A》中的格威少爺。(左為格威)
在羅蘭的操控下,倒A高達這一滅世的機體也能用來洗衣服、搬運牲畜。
在地月雙方的沖突中,他也一直竭力扮演一個調停者的角色。剛開始月球方明顯更強,他就護著地球方。
等地球方因為「考古」和部分月球技術人員的跳槽武力值跟戰意一起膨脹之后,他又開始勸阻地球人的冒進,極力促成雙方的交流與和談。
就連滅世的「月光蝶」系統,在溫柔的羅蘭手上,也能用來守護。
當月之民中的好戰派將炮口對準和談中的女王和地球人時,在極度的憤怒中,羅蘭激發了倒A高達的蝶翼。
可是,他并非用這蝶翼播撒毀滅,而是用來保護身后正在對話的雙方。
盡管富野有意用《倒A》為所有高達劃上一個句號,「再見了所有的高達」。
可是,在《倒A》的最后,倒A和倒X兩只月光蝶相擁著化為月之繭,在美麗的虹光中消失。
這未嘗不是富野對之后所有高達作品的一種承認:抹去黑歷史的機器已然離去,接下來就交給后繼者自由創作。
倒A高達本是終極的滅世武器,然而,羅蘭卻能將其鑄劍為犁,也能用它超凡的力量以武止戈。
甚至,倒A高達最后為了阻止另一個戰爭狂的瘋狂行為,甘愿就此作繭自縛。
那個好戰的倒X駕駛員被這倆兄弟高達一起帶走了,而羅蘭卻被他們放了出去。
在好戰者和絕望者的手中,倒A和倒X這樣的超級機體就是喚來毀滅的魔神;而在羅蘭這種真心渴望和平的人手里,它們也可以成為守護神。
工具本無罪,有罪的是人,高尚的也是人。在《倒A》中,富野最大程度地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給予了肯定,將歷史演進的扳道,交給了人的意志。
能夠做出《倒A》,或許也說明,富野內心的那個「阿姆羅」終究是戰勝了「夏亞」,所以他才會拿著最具破壞力的機設,寫出一個名為高達的童話故事。
這,也正是《倒A》這部作品最為浪漫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