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刑偵小說和罪案電影感興趣,看過《沉默的羔羊》,那對這一個詞想必不會陌生—— 犯罪心理側寫。
《沉默的羔羊》中的經典反派漢尼拔博士在既是監獄囚犯的情況下,亦是提點女主角其他案件線索的「老師」,本職為心理醫生的他好似能輕易洞悉他人內心的脆弱,勾勒出罪人的輪廓。
本次介紹的懸疑漫畫便與電影《沉默的羔羊》有異曲同工之妙——
《MURDIST——死刑囚·風見多鶴》
風見多鶴的那場引起軒然大波的自首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但短暫風平浪靜換來的僅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兆。
風見多鶴,短短數年殺害了89人,在她手下喪命的尸體,被她的追隨者們尊崇為藝術。其本人的綽號亦是將ARTIST(藝術家)和MURDER(殺人狂)結合的詞語MURDIST。
雖然風見多鶴自首入獄,可她的追隨者從未消失,近年模仿犯數量的劇增,無時無刻不在述說著這一點。
而她答應提供模仿犯線索的要求, 是與一位少年的會面。
夕木音人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直至刑警野 村朝顏的出現,希望他提供幫助。
那是夕木音人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她,神,藝術家,殺人狂,惡魔…那些世人對風見多鶴的定義和標簽,通通在他的腦內輪轉了一遍。
而映入夕木音人眼眸的,是一個帶著手銬腳鏈的黑髮白裙少女,她的笑容恬靜,神色狡黠——
「終于見到你了。」
夕木音人面露疑惑,我們明明是初次見面吧。
說回模仿犯,據風見多鶴所說,此案的模仿犯被稱作人偶師,作案方式為砍掉人類的四肢拼接上人偶的手腳。
當夕木音人想問更詳細的信息時,風見多鶴卻提出要玩一個游戲,內容如下:向知道答案的人提問,對方只能回答對或者錯,由此通過不斷提問,推導出正確答案。
首先,主題是 【模仿犯的所在地】。
夕木音人從日本的九州猜到關東神奈川縣,驚愕的發現犯人離自己很近。
偏偏妹妹此時電話聯系不上,家人報警懷疑誘拐。
風見多鶴又雪上加霜般的開口:有一點剛剛忘了說呢,模仿犯的目標范圍是十五歲的年輕女性,你的妹妹,今年幾歲呢?
「提問吧,音人,畢竟你也不想再次失去家人了吧。」
夕木音人瞬間方寸大亂,加上問出的廢棄工廠,獨門獨戶,公寓都被否定,他的思路愈發混亂,妹妹究竟被關在哪里了。
風見多鶴微笑: 「你的思路是不是過于狹隘了?」
是啊,夕木音人恍若醍醐灌頂。
為什麼要糾結所在地,他該想的是「為什麼」,為什麼風見多鶴會清楚自家的地址,為什麼妹妹剛好現在失蹤,模仿犯為什麼要這麼做?
答案呼之欲出,夕木音人問:「他就在這個拘留所嗎?」
「正確。」
他腦中閃過進入探訪室前風見多鶴最后說的話:除了看守人和音人以外都離開房間,夕木音人聲音顫抖:「模仿犯就在這個房間里?」
「完全正確。」
風見多鶴欣慰的語氣就像是在說,恭喜你了。
好在刑警野村朝顏及時出現制止了犯人,夕木音人并未受到波及,而妹妹也在附近的倉庫被找到,人無大礙。
犯人的心愿似乎只是見到風見多鶴,他聲稱風見多鶴的作品拯救了自己,而模仿犯的行為讓他得到了關注和回應,最終成為了活著的意義。
望著眼前癲狂的男人,夕木音人隱約明白,就算風見多鶴被逮捕,這個社會也不會有絲毫改變,她的信眾、模仿犯仍存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如同涌動的暗流。
風見多鶴對此并沒有過多評價,只是淡然一笑: 「每個人都蘊藏著成為我的可能性。」
原本故事到此就該結束,但一個問題讓兩人命運緊密的糾纏在了一起。
「你知道我七年前失蹤的姐姐夕木琴都嗎?」
「嗯,知道噢。」
為了找回姐姐夕木琴都,夕木音人開始協助警察尋找其他模仿犯的線索:將遺體作為服裝展示模特的模仿犯、將虐殺歸于環境的指揮家、催眠患者自盡的心理醫生、妄圖制造永生風見多鶴的程序員…
每次會面,風見多鶴都會吐露一點有關姐姐的線索。
夕木音人雖然下定決心,無論遇見怎樣可怖的案件都不會迷失。
但游戲過程中他能感覺到自己的思維一點點向風見多鶴靠近,就連妹妹都說自己改變了些。
案件偵破過程中,風見多鶴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 技術者,作為協助者之一的他可謂機械降神,他是人體整形兼兵器改造的權威,手術不僅能變換容貌年齡,甚至能變換性別。
在一場信徒們組織的劫獄行動,夕木音人見到了技術者本尊,他急忙詢問姐姐的下落。
技術者只是笑著遞給了他一張照片: 你的猜想沒有錯噢。
夕木音人看著照片,上面是姐姐琴都與風見多鶴,動作親密,神色自然。
夕木音人腦中回蕩著與朝顏警官的對話和風見多鶴在劫獄事件中對自己的維護行徑。
「話說,你們不擔心風見多鶴對模仿犯的事情撒謊嗎?」
「…迄今為止,風見多鶴并未展現出任何弱點。但現在有了,不知為何,風見多鶴不愿意無法與你見面。只要她提供一絲虛假的情報,與你的會面就將取消。她想必心中有數。」
劫獄事件結束后, 夕木音人與回到監獄的風見多鶴當面對詩,得到了一切的答案。
風見多鶴與夕木琴都的初遇在一個狹小的巷子,入目是流淌著鮮血的尸體與品嘗腦漿的風見多鶴。
夕木琴都不知為何沒有感到恐懼,反而被深深吸引。
反應過來是,她早已拋棄一切去追隨風見多鶴,與其渡過了充斥血腥與甜蜜的悠長時光,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那天,殺了89人的風見多鶴似乎到達了某個終點,直言要去自首,已經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
無論如何也不想多鶴去死,夕木琴都只有這一個想法。
于是她拜托技術者整容,將自己完完全全變成風見多鶴,她們在一起的時間如此漫長,以至于琴都的模仿無人識破。
此外,琴都的夙愿只剩一個,就是和弟弟相見,引導他走上正確的人生, 雖然方式偏激,但那是她在死刑前最后能做的事了。
真相大白,眼前的風見多鶴露出了音人熟悉的神色,疲憊而溫和。
夕木音人只想找出真正的風見多鶴拯救姐姐,但連姐姐也不知道風見多鶴的藏身之處。
離開監獄,技術者再次出現,坦言要帶他親自目睹真相。
來到地下室的病床前,夕木音人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般揭開了蓋在人臉上的白布。
然而,露出的并不是風見多鶴的面龐, 而是自己的臉。
欸?夕木音人的手一顫。
隨之技術者的話語猶如平地驚雷:在那邊的才是真正的夕木音人,他已經沉睡了一年多了,而親眼見到沉睡的夕木音人,就是解除催眠的條件。
「時間到了,快醒過來吧,應該有所預兆了吧。」
夕木音人的精神受到了巨大沖擊,他能感覺過去的自己在慢慢死去,一個全新的,荒繆的,自己所憎惡的形象正在從軀體覺醒。
夕木音人的呼吸和掙扎停止了,另一個人抬起了頭。
「早上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嗎?」
面對技術者的提問,她說:「我是風見多鶴。」
《MURDIST——死刑囚·風見多鶴》的故事進行至此,可謂反轉重重。
從開頭的兇手是誰到最后的萬惡之源竟是我自己。后續作者又將給讀者帶來怎樣的驚喜呢?夕木音人到底是不是風見多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觀看原漫畫一探究竟。
說回漫畫本身,《MURDIST——死刑囚·風見多鶴》的情節不禁讓人想起來一部2022年的電影《未來罪行》,其中描述了未來的人們以改變,解刨自己的身體器官為美的大環境。
現代無法理解的審美在電影中化作常態,就像漫畫中的病態社會風氣:大量模仿犯對風見多鶴的極端崇拜和「渴望被注視」的個人主義。
在風平浪靜的海灣,風見多鶴如同風暴席卷了一切。追隨她,解讀她的理念,好似說著「我也是特別的人」,就這麼逃離了平庸的日常,得到了恐懼的注視。
這與押見修造的《惡之華》是相若,中二時期的小孩嚷嚷著要引火自焚,要逃離小鎮。
但與結局回歸平淡的《惡之華》不同,漫畫里的模仿犯是反過來的,是壓抑已久的爆發。風見多鶴的存在就是火焰,讓他們心中燃起了星星點點的希望。
對信眾而言,風見多鶴更多是一種象征,所以就算她入獄或死亡,帶來的影響也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