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行星和恒星的數量非常多,曾經人類一直以為,我們的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不過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走出了地球看到了宇宙,當人類看到宇宙之后才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外面還有宇宙存在,宇宙是一個浩瀚無邊的星際空間,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我們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于是就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后,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星系,目前銀河系的范圍達到了20萬光年,而銀河系屬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是由50多個星系組成的大星系,它的跨度達到了1000多萬光年,在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是仙女座星系,銀河系屬于第二大的星系,本星系群處于室女座超星系團中,室女座超星系團中有2500個星系,它的跨度達到了2億光年左右,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室女座超星系團就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了。
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更大的星系結構,這個結構就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直徑達到了5.2億光年,擁有500多個星系團,面對這麼大的星系團,銀河系在它面前渺小的就像是一粒沙子,地球和人類在宇宙面前連沙子都不算,頂多算是一個細胞。不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也并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現在人類發現的宇宙最大結構是武仙-北冕座長城,它的寬度達到了100億光年,這個范圍已經超出了我們人類的認知,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一光年就相當于光速飛行一年的時間,100億光年,就相當于光速飛行100億年。
面對如此浩瀚的宇宙,我們的地球又算什麼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10億年后,宇宙中的第一批天體開始誕生,那麼我們的銀河系是宇宙中最早誕生的星系嗎?為了解開這個奧秘,德國天文學家在用巡天衛星分析了銀河系內的25萬顆老年恒星后,逐漸對銀河系整個的形成和發展脈絡有了一些清晰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銀河系很可能是宇宙大爆炸后第一批形成的星系之一。
科學家認為,銀河系的原始恒星盤大約在130億年前就誕生了,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也就是說,銀河系在宇宙誕生初期就已經形成了,不過科學家認為剛誕生的銀河系的銀盤非常厚,今天太陽所在的獵戶座旋臂厚度的3000光年,但在最開始的時候厚度大約為6000光年,天文學家推測正是後來長達幾十億上百億年的恒星產出,最終削弱了銀盤的厚度。為什麼恒星出現會削弱銀盤的厚度呢?因為恒星但系需要吸收周圍大量的物質,比如說我們的太陽,太陽誕生之前是一片原始星云,在引力的作用下,中心點開始坍塌,然后所有的物質都像中心點聚集,這時候,中心點的密度和壓強越來越大,最終產生核聚變反應。
這時候恒星就誕生了,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 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只占到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0.14,從占比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太陽的質量非常大,在銀河系中,大約存在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400億到1000億顆行星,我們的太陽只是其中一顆,而且科學家經過觀測發現,我們的太陽系并不是處于銀河系的繁華區域,而是處于銀河系的貧瘠區域,為什麼這麼說呢?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太陽系處于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區域大約有2.6萬光年,雖然這個距離看起來并不是很遠,但是在銀河系中天體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大量的天體都集中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只有少量的天體分布在銀河系的其它區域,我們的太陽周圍存在的恒星數量并不是很多,所以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太陽系處于銀河系的偏僻區域,既然偏僻的太陽系都能夠誕生生命,那麼繁茂的銀河系,是不是存在大量的外星生命?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認為,既然地球這顆行星能夠誕生生命,那麼其它行星也能夠誕生生命,地球能夠誕生生命,主要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這些基本條件分別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豐富的水資源,如果一顆行星能夠滿足這些條件,那麼這顆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在銀河系眾多恒星和行星當中,一定有很多行星能夠滿足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所以銀河系中應該存在大量的外星生命,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人類一直都沒有找到它們呢?科學家認為,人類沒有找到外星生命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首先人類現在連太陽系都沒有辦法飛出去,更別說探索外星生命了,曾經在46億年前,科學家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這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旅行者1號探測器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對于人類來說太漫長了,所以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還得想其它的辦法,由于人類無法飛出太陽系,所以人類探索外星生命,只能夠依靠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能夠觀測到的范圍很大,也能夠看到很多行星,但是天文望遠鏡只能夠看到行星的大概位置,卻看不到行星上面的具體情況,這就大大減少了人類找到外星生命的機率,人類想要真正的找到外星人,必須登陸這些行星,這樣我們才能夠確定外星人是不是存在,不過由于人類飛不出太陽系,所以我們根本無法登陸這些行星,自然也沒有辦法找到外星人,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外星人為什麼不來找我們?
在銀河系中,如果存在大量的外星人,那麼很多外星文明的等級要比人類文明的等級強大,在1964年的時候,一位蘇聯科學家對宇宙文明作出了等級劃分,其中卡爾達肖夫還發明出了「卡爾達肖夫指數」 ,以此代表未來出現的地外文明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等級。等級劃分以文明所能利用的宇宙能量程度為標準,一共將指數分為三個等級類型。分別是一級文明、二級文明、三級文明、一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本星球上所有的資源,二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本恒星系中所有的資源,三級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本星系中所有的資源,如果按照這個等級來看的話,那麼人類現在的文明等級還不到一級。
因為人類現在還無法將宇宙中所有的資源全部利用,所以人類現在的文明只有0.7級文明,不過在銀河系中,一定存在二級文明或者三級文明,因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銀河系就已經誕生了,這時候銀河系中的第一批行星開始形成,如果按照地球生命起源和進化的速度來看,那麼大約在宇宙大爆炸50億年左右,銀河系中就出現了第一批生命,到現在為止,這些生命已經生存了80億年左右的時間,如果按照智慧生命進化的速度來看,那麼銀河系中,早就已經進化出強大的智慧生命了,它們或許已經能夠制造出戴森球,將恒星包裹起來吸收能量。
戴森球最早是由物理學家費里曼.J.戴森提出來的,這位科學家認為任何先進的文明都需要能源,根據統計,地球上80億人每年使用大約5.8億焦耳的能量,相當于近140億噸石油釋放的能量,而目前人類所有的能源都是來自于化石燃料,目前人類對太陽的利用少之又少,如果人類能夠將太陽能板鋪滿整個地球,那麼每秒產生的能量會超過10的17次方焦耳,但是仍然會有10的27次方焦耳會損失,如果說我們能夠用戴森球將恒星包裹起來,那麼我們就能夠百分之百的利用恒星的能源,這些能源對于文明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說人類的文明等級達到了2級文明,那麼人類也能夠制造出戴森球來。
在銀河系中,高級文明一定會前往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因為在那里,存在大量的恒星和其它物質,這些物質都是高級文明所需要的能源,科學家認為,任何一個文明的發展都是離不開資源的,強大的資源能夠讓文明的等級發展的更快,既然高級文明存在銀河系中,為什麼它們不來找我們?科學家認為,高級文明根本看不上太陽系,因為太陽系只是一個普通的恒星系,在宇宙中類似太陽系的星系多的數不過來,就算是外星人發現了地球,發現了地球生命,那又怎麼樣?對于高級文明來說,人類的科技和他們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難道他們不想占領地球嗎?
雖然在很多科幻小說中,高級文明為了占領地球會發動戰爭,比如說三體中,三體人為了能夠占領地球,對地球人發動了進攻,不過這只是人類的一些猜測,對于高級文明來說,它們還會缺少一顆能夠生存的行星嗎?在我們眼中,地球的環境非常好,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在高級文明眼中,任何一顆行星都適合生存,因為高級文明已經具備了改變行星環境的能力,如果說人類的科技發達一定的程度,那麼我們也能夠擁有改變行星環境的能力,比如說我們能夠將火星變成另一個地球,將冥王星也變成和地球環境一樣的行星,這樣我們還會缺少適合生存的家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