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萬物的宇宙造物者,這是我們人類無法理解卻又無法否認的存在。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科學從來不會證明宇宙的神秘存在,但也不會否認這種存在,因為科學只是一個人類有限的智慧和能力。」 楊振寧教授的言論讓我們想起這句話,他如此堅定地表達自己對宇宙造物者的信仰,讓我們重新審視起這個宏大的話題。
楊振寧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科學和教育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他的演講和文章中,引用《圣經》中的經文,表達了對神的信仰。這種信仰源于科學家對自然萬物的探索和對宇宙的啟迪,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種對宏大自然前沿的思考方式。
從一定意義上講,「宇宙」這個詞匯,代表無限的可能和想象。我們的宇宙,恒星與行星環繞,星云和黑洞交織,人類與生物在其中演繹自己的生命。然而,我們發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只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閱讀太空探索歷史,還是研究宇宙學知識,都沒有到達一個統一的觀點。在對「宇宙造物者」存在與否的爭論中,楊振寧教授認為:「雖然我們不能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我們無法證明它的不存在。」
或許是因為宇宙太過龐大和復雜,使人類的智慧遠遠不能涵蓋它所有的奧秘。自然是最美和最神圣的藝術作品,它的復雜性和精細性遠遠超出人類的智力能力范圍。一方面,人類能夠利用科技不斷學習宇宙的智慧。我們通過電磁波望遠鏡觀察星河,通過暗能量探測器來了解空間的結構;另一方面,在科學的視角放到人類不足以理解之余,信仰可以成為一個尋求宇宙能量對抗分割的途徑。
楊振寧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公開聲明,他相信造者是存在的,因為他認為這個世界奧妙無窮。光靠自然規律隨機的組合成一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件機率極小的事情。當然在他口中所描述的造物者并不是大家腦海里所提到的鬼神之類的有人外表的生物。他很有可能是以另外一種超出我們人類現有認知的形態存在。楊振寧教授還說在他20歲的時候,他還信心滿滿,試圖用科學去證明一切,但是隨著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隨著自己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他發現這個世界的奧妙無窮,并不是完全可以用科學去解釋的。
在之前的話題中,我們曾經給大家介紹過熱力學第二定理。宇宙中的任何一個物體,如果不受外力的約束,那麼這個物體一定不會從混亂自發的變為有序狀態。而熵增定律也是自然界任何一種物體無法逃脫的自然規律。任何事物最終都會走向無序。最終都會死亡。那麼大家反觀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不正是從一個無序狀態逆向的變為一個有序狀態的世界嗎?這種外力又是從哪里來的?難道真的是機緣巧合嗎?難道真的只是自然界自發形成的嗎?這是不是已經違背了我們現有的物理定律?如果沒有違背現有的物理認知,那麼這個逆向的變化現象一定是受到某個外力的干擾,而這個外力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所無法看到,無法理解的造物者形象。
可是,這樣的信仰是否能被科學證明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禁回首到十六世紀上半葉,信仰與科學碰撞下的情景。 當時,人們對觀察自然有了更多的熱情,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新的學科得以誕生,對自然珍惜還包含了對神的崇拜。因為當時的科學,還無法解釋很多自然現象。比如,實驗測得的質量不能守恒,為了保證定律,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外在的力,即神的作用。那時的科學家,對神的信仰看做是自己科學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相信神科學可以相互補充。在我們如今追求科技的年代,科學領域的斷言和發現實際上也包含了一種崇尚。
換句話來說,信仰和科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尋根的過程。它們兩者之間并不存在一種排斥關系,相反,它們互相依存,互相提高。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們之間的關系想象成倒置的「Y」字形,即用一個點來表示信仰和科學,而兩條分叉的線條則象征著探索自然的過程。 在現代的科學體系中,信仰的復雜性也包含了我們立足于科學的一種橋梁,讓我們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更加真誠,更富有接納性。
在楊振寧教授看來,科學以一種定量化的方式研究自然法則,而信仰則更關注人文價值觀念。這種差異,使二者有著不同的思考和分析過程,但他們始終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幫我們更好的探索自然。或許,楊振寧教授之所以對「宇宙造物者」信仰如此堅定,源于他精通物理和數學的闡述,加之深入許多民族和文化,對人類對于宇宙意義的思考。我們想,這個堅持真正顯現了科學和信仰所要表達的點,真正捕獲了科學和信仰的核心價值,進一步可以推動我們擺脫對于「宇宙」這種概念的狹隘認知,打開一扇更加廣闊的人類智慧和精神的門。
其實在科學界不乏這種像楊振寧教一樣的科學家。他們因為自己的見多識廣,因為自己的科學知識豐富,從而越發相信造物者的存在,其中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就講到了晚年時期也進入到了神學領域的研究。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兩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們在科學研究領域做出了眾多杰出的貢獻。然而隨著他們越來越接近生命終點,他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神學領域的研究。這是為什麼呢?
牛頓在其科學研究中發現了自然規律的存在,他相信這些規律的存在意味著上帝的存在。 同時,他也相信通過科學研究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上帝。因此,牛頓在晚年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圣經和神學,試圖從神學的角度來解釋自然規律的存在。他寫了許多有關宇宙構成的和解釋圣經中神秘事件的論文和著作。
同樣,愛因斯坦雖然是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但在他后期的研究中開始關注更廣泛的哲學和信仰方面。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對人類和平和它們信仰的意義變得更加著迷。他認為,當科學無法回答某些問題時,信仰可以提供一個非常有力的解答。因此,愛因斯坦開始研究猶太教神學,試圖借此來理解他對宇宙和人類真正的意義感興趣的問題。
在他們的生命的末期,他們可能也開始思考有關死亡和生命意義的問題,這或許也是他們加深研究的一個因素。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探索了所有可能的角度,拓寬自己的思路,尋找對于如何在科學和信仰方面相互協調的問題的答案。
牛頓和愛因斯坦之所以研究神學,是因為他們相信科學和信仰可以和諧共存,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探索所有可能的角度,尋找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科學和信仰之間的問題。他們的研究成果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包括將信仰視為一個驅動力,來理解科學和當前的世界。
大家反觀我們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其實從人類進化的這幾百萬年整體來看,近百年的科技發展歷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我們依然要理性的看待科學的道路,人類現在只是才剛剛起步而已,仍然屬于科學探索的初級階段。而整個宇宙用我們現代人類的認知來分析,它是一個無限的空間。用有限的科學知識去分析無限的空間似乎看起來非常可笑。科學也許永遠都沒有盡頭。這個宇宙也許永遠都沒有盡頭,人類無論發展到什麼樣的科技程度,對于整個科學進程來說,對于整個宇宙尺度來說永遠只是一個基礎階段。而這個時候用信仰去填補沒有達到的科學領域似乎就可以讓人感到更欣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