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宇宙,我們對它最大的印象就是神秘莫測。宇宙里有太多的未解之謎,比如除了地球,宇宙里是否還有其它生命星球,宇宙的面積到底有多大等等。在這些問題之后還有一個終極問題: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世界上許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有過解釋,那麼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宇宙所包含的范圍極廣,包括了時間,空間,各種物質,能量,以及各種物理定律。時至今日,人類的宇宙起源說已經有不少的觀點,比如宇宙大爆炸,蓋天說,永生論,慢凍結理論,蟲洞噴發,宇宙分層論等。具體是哪種理論,人類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科學界普遍認同宇宙大爆炸論。
宇宙大爆炸論認為,大概在137億年前,所有的物質和能量因為某種原因慢慢的堆積到一起,不斷集聚,形成了一個體積小,但是溫度,密度,壓力都極為恐怖的點。
后來這個點發生大爆炸,所有的物質和能量向四周擴散,時間空間產生,宇宙不斷膨脹。科學家們認為,大爆炸發生之初,宇宙內的溫度在100億度以上。在這種溫度的影響下,宇宙內的物質大多以中微子,質子等形態展現。在大爆炸的沖擊之下,宇宙空間逐步擴大,溫度隨之降低。而溫度降低以后,宇宙里的物質形態也將發生改變。
當溫度在10億度時,中子發生衰變,或者與其他物質結合,變成氦、氫等元素。這也是宇宙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段:元素合成階段。此時宇宙仍然溫度極高,將會生成大量的氦。這一點能得到科學驗證,很多天體上的氦濃度很高,大概占到了30%。宇宙溫度降到100萬的時候,元素合成階段結束。此時的溫度依然很高,不適合物質聚集,形成天體。
當宇宙溫度跌破萬度后,輻射漸退散,物質聚集,各大天體開始慢慢形成,逐步演化,直至今天的模樣。這就是宇宙大爆炸論。
比利時科學家勒梅特在廣義相對論的支持下最早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論,哈勃發現的宇宙紅移現象(指物體電磁波頻率降低,一種宇宙膨脹的表現)和伽莫夫的熱大爆炸宇宙學都對宇宙大爆炸論提供了支持。后來的天體年齡測算,宇宙氦豐富度也證明了大爆炸論的正確性。
但是這并不代表宇宙大爆炸論就是宇宙起源的終極奧義,大爆炸理論遭受著廣泛的質疑。著名數學家弗里德·霍伊爾提出疑問:既然宇宙早期溫度可達百億度,那為什麼沒有在宇宙里留下痕跡呢?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小點爆發而出現,但是為什麼物質和能量會聚集成小點?按照人類目前的理解,如果所有的物質都聚集在一起,那麼物質之外就應該是一片虛無的空間,即宇宙本身就存在,大爆炸只是宇宙里發生的一件大規模事件(也有可能是人類現在的理解水平不夠)。
而且紅移現象只能解釋其他天體在遠離地球,而不能得出宇宙在不斷膨脹。此外,是什麼樣的存在創造的物質?
雖然宇宙大爆炸理論面臨著諸多質疑,但是它仍然被目前的科學界廣泛認同,畢竟有大量的科學研究做支撐。與之相比,其他宇宙起源說科學依據更加不足,更加不經推敲。人類很難保證每一次科學研究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因為科學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
關于宇宙起源,還有蟲洞噴發說。
該理論基于休·埃弗雷特提出的平行宇宙理論:人類所屬宇宙源于一次時空之門的開啟。在某個平平無奇的平行宇宙里有一個占據宇宙主導地位的黑洞,這個黑洞不斷吞噬其他物質,把其他物質轉化為自己的能量。當能量足夠龐大時,黑洞再也無法束縛這股能量,接著能量爆發,時空之門開啟,新的宇宙開始孕育,這就是人類目前生存的宇宙。
千年前的人類一定很難相信飛機,衛星的存在,也很難相信隔山隔海的遠距離交流可以輕松實現,毫無壓力。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想獲得宇宙起源的終極奧義幾乎不可能,但是在未來的歲月呢?也許有一天人類將打破重重阻礙,獲得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