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在動漫論壇閑逛的時候,看到有人討論「XP與文化」的話題,很有意思。
當時小編看了日本萬圣節的話題,發現到處都是櫻花妹在COS僵尸,好奇這東西原來這麼流行的麼?
想象一下……華美的燈燭,幽幽的光影,年輕貌美的僵尸少女涂抹成桃紅的雙唇間,不時閃爍著潔白的牙齒嘻嘻嬌笑的樣子。
你沒有見過比這更白皙的頸項了,這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蒼白。在腦海里不斷描摹的幻想世界里,面孔上豐艷的血色仿佛全被奪走。
打住,打住……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待會可以盡情展開幻想。
實際上,現在外網上搜索「キョンシー(僵尸)」和「ハロウィン(萬圣節)」的關鍵詞,確實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種櫻花妹扮演的僵尸COS返圖。
多到手機的保存鍵都要被按爆的程度。
稍微了解了一下,發現像日本環球影城(USJ)、歌舞伎町周圍之類的地方這兩天年萬圣節活動都有大量僵尸萌妹出沒,早已經成了一道獨特風景線。
她們絕大多數只是在COS僵尸,但又不是某個具體的僵尸角色。就像網上那些穿著女仆服、貓耳娘、洛麗塔服的妹子一樣自然,已然成為新的XP。
首先我們很明確,這些櫻花妹在COS的僵尸,不是Zombie,而是土生土長的本土殭屍。
而當我們聊到本土僵尸,就不得不提香港的僵尸電影,提到香港的僵尸電影又離不開一個名字,叫—— 林正英。
以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1985)作為開端,融合了喜劇、動作、神怪元素的僵尸片迅速抓住了觀眾眼球,在那個年代卷起了一股風潮。
港片里的僵尸,比起喪尸/行尸走肉(Zombie),其實更接近吸血鬼(Vampire)概念。
很多僵尸片的英文版也會約定俗成將僵尸譯成Vampire,如《僵尸先生》(Mr. Vampire) 、《僵尸道長》(Vampire Expert)之類。
不止是名稱,實際上這些僵尸片在拍攝手法上也多有借鑒當時流行的西方吸血鬼電影,說是華語版吸血鬼也沒有多大問題。
只不過把大蒜、十字架、圣水之類的對吸血鬼寶具,換成了符咒、桃木劍、童子尿等一系列驅邪的道術法器。
當然,港片的僵尸雖然具備了西方吸血鬼獠牙利爪、吸人血、懼怕陽光等特征,但是造型和動作主要還是本土化的,比如雙手伸直,一蹦一跳、穿著古代官服等等。
可惜林正英于1997年去世之后,香港的僵尸片再也沒有能挑起大梁的人物。觀眾自身的審美疲勞影響,再加上武俠片槍戰片的市場擠壓之下,僵尸片逐漸走向沒落,這就是后話了。
至于現在的僵尸萌妹COS,或者說二次元的「情趣僵尸裝」萌妹,幾乎可以追溯到同時期的日本街機格斗游戲時代,比較有名氣的有像CAPCOM于1994年發售的格斗街機游戲系列——《ヴァンパイア》。
直譯是「吸血鬼」,國內習慣叫「惡魔戰士」系列。里面就有一個僵尸少女「淚淚」。她的頭上貼著一張黃色咒符,寫著「隨身保命」四字,很顯然是受到了林正英僵尸片的影響。
(游戲里長袍袖子帶著巨大的鐵爪)
當年林正英的代表作《僵尸先生》曾在日本被引進改名為《霊幻道士》,上映后票房反響不錯,基本大多數日本家庭都看過,從認知上構建起了一種「道士是對付妖魔鬼怪的專家」的印象。
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小時候看的動畫《庫洛魔法使》里面,男主李小狼設定就是來自香港,一身綠色道袍的形象,也從側面佐證了當時港片的文化影響力。
另一邊,與道士相對的僵尸被萌化后,穿著露胸束腰的服裝,此時已經慢慢成為一種萌屬性。
類似JK都穿短裙水手服、中華妹子都是丸子頭旗袍……撞進二次元XP審美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但問題又來了,萬圣節的COS選擇有很多,為什麼偏偏都選擇僵尸娘?
僵尸娘很可愛,但你要說人見人愛,那就太夸張了吧。
實際上,也有不少日本人對此表示疑惑。
明明僵尸片在日本流行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可能比在場的Coser的年紀都要大一輪,這一波沒由來的翻紅多少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后來我看網上有櫻花妹現身說法解釋其中的緣由,其實并不復雜—— 僵尸裝比較簡單,不需要特效化妝。
畢竟,萬圣節不是漫展活動,想要穿著Cos服上街,但又不是去到什麼亞文化空間,很多時候需要到現場再開始化妝。享受節日氣氛固然愜意,但是有些地方如果打扮的恐怖陰森會嚇到路人,影響不太好。
節日期間的洗手間幾乎爆滿,卸特效妝也會很麻煩。若是到新宿的歌舞伎町之類周圍進行Cosplay,還要考慮之后吃飯的問題,帶著一身特效裝很容易被店家拒之門外。
但僵尸萌妹的話就完全沒問題。Cos僵尸不用考慮畫什麼傷口仿妝,也不需要用紅色染料模擬衣服上的血跡。簡簡單單穿著電商平台網購的Cos服出門,腦門上貼張咒文就能完成所有的過程。
當然,這不過這只是其中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網絡流行來來去去,每天都在變化,很難找到具體的脈絡。
本身僵尸穿的官服就是裹得比較嚴實的那種,雖然為了女性Cosplay有設計成裙子款式,但整體還是比較保守,用料也相對扎實。
樣式繁復的花紋更添異域風情,一些設計比較好的款式已經脫離了單純COS服的范疇,作為常服出門也沒問題的程度。
TikTok上有很多櫻花妹網紅穿著僵尸風服裝的賣萌影片。看多了性感的擦邊球Cosplay,這種返璞歸真有些鄰家小妹氣質意外的有趣。
網紅的推波助瀾很明顯。說到底,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幾乎是TikTok、YouTube、和INS的重度用戶,很容易受到網絡風尚的影響。
當然,網上同樣能找到一些偏情趣的僵尸套裝,類似專門拍私家寫真,自娛自樂用的了,不是能夠光明正大穿出去的款式……就不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