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球上我們永遠不知道頭頂的那片天有多麼的大,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星空也在地球的范圍之內。
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走進科技時代之后,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終于可以穿透地球看到地外世界的一部分樣子。那個時候,我們明白了,頭頂的星空才是真正的浩瀚世界,而地球只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個渺小存在。
那麼宇宙到底有多麼的浩瀚?我們可以用大量的數據來說明,這些數據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后,我們終于可以初步探索浩瀚的宇宙,跟地球近距離接觸的星空是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之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對于地球來說是一個巨無霸擋在地球前面,保護著地球生態的安全。
站在地球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地球的整體樣子,也可以更準確地測量出地球的直徑大約為12742千米,體積約為10832千米。 這個體積跟木星相比,差距就非常明顯了,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
這只是行星之間的比較,如果將地球跟太陽相比,那更是顯得無比渺小,太陽是太陽系的恒星,質量占到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它的體積更是行星無法相比的,一個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可見它有多麼的巨大。
太陽在地球面前是一個巨無霸,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那麼太陽很大嗎?如果是跟太陽系的直徑相比,同樣也是渺小的存在。如果將太陽系比作一片大海,那麼太陽只是這片大海中的一滴水。根據目前的探測,太陽系的范圍是以奧爾特云為界,如果是這樣,那太陽系的直徑至少在2光年以上。
2光年的距離即使是光速穿梭也需要2年的時間,而光速則達到了每秒38萬公里,這樣的速度跟人類社會中使用的基本速度相比,有著無比巨大的差距,在地球上我們說速度都是每秒幾米,每小時多少公里。 而在浩瀚的宇宙中,使用的基本速度單位是光速,基本距離單位是光年。
恒星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那麼太陽在整個宇宙恒星家族中又是什麼樣的級別?其實太陽只能算是黃矮星,在恒星中算是中等的水平,在它的下面還有更小的紅矮星。而在太陽的上面則有更大級別的恒星存在,例如曾經的恒星霸主盾牌座UY,它的直徑達到了24億公里,是太陽直徑的1708倍。
換算是體積之后,盾牌座UY的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以光速繞行一周都需要6.7小時,可見這個恒星有多麼的大。而盾牌座UY也并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根據新的觀測研究,科學家已經確定了新的恒星霸主,盾牌座UY只能降級。
那麼恒星在宇宙中是最大一類的天體嗎?當然不是,比它大的天體還有黑洞,科學家在35億光年外,觀測到一個巨大的黑洞,它的直徑約為11668. 8億公里,光速要飛行完這段距離都需要45天。
而在黑洞上面同樣還有更大的天體存在,例如類星體,大的類星體直徑可達數億光年。這些只是天體之間的一個比較,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宇宙中天體對比的渺小和宏偉。而天體不管如何大,也很難跟一個星系相比。
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直徑約有20萬光年左右,其中有1000-4000億顆恒星,在銀河系面前,行星,恒星,黑洞等都是渺小的存在。而在銀河系的上面還有更大的超星系團,直徑可以達到數億光年以上,在一個超星系團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少則數萬個,多則數十萬以上。
而超星系團也只不過是組成宇宙結構的一部分,根據目前的估計,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范圍內至少有數十個超星系團存在。 而人類的可觀測宇宙范圍達到了930億光年,那麼這個范圍是宇宙的全部嗎?當然不是。
在可觀測宇宙范圍之外還有不可觀測宇宙,那里到底有多麼的浩瀚,以目前人類的科技還無法探測。之所以會有不可觀測宇宙,主要跟宇宙的膨脹有關,我們都知道,宇宙自138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快速膨脹,而且膨脹速度隨著距離的增加也在不斷加速。
當距離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宇宙膨脹的速度就會超越光速,那個時候光子就跑不過膨脹的空間速度,自然也就無法到達人類的觀測視野內。我們想要觀測到930億光年外的星空,就需要研究出更高級別的天文望遠鏡,而且不能是依靠反射光子來進行,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研究出真正的引力觀測器,這樣只要是引力存在的空間,都無法逃脫我們的觀測視野。
由此可見,人類對于宇宙的認知其實還非常膚淺,即使是可觀測宇宙范圍,我們現在所了解的也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真正宇宙核心的奧秘,我們還沒有掌握。而這一切跟人類科技發展時間短有著密切的關系,要知道人類進入科技時代才不過數百年,能夠有現在的成就已經非常了不起。
相信再給人類數千年甚至是數萬年的發展時間,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強大的星空文明,那個時候就可以走出太陽系去探索更加遙遠的星空,探索宇宙背后真正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