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起,日系異世界題材動漫大爆發,每季度的新番中少不了穿越劇。其中《re.0》《overlord》《無職》更是年度大作,這些作品區別于《火影》《海賊》等王道漫,屬于小眾作品,怎麼突然就成了主流呢?
小編研究小眾動漫領域多年,個人認為這個文化現象并不是一件好事。
回憶一下,二三十年前流行的文化讀物是武俠小說,學生時代幾乎是人手一本。當時武俠小說被戲稱為「成人童話」,幫助成年人抒發現實中的不得志。
現在輕小說則更進一步,直接就是帶年輕人進入童話。能讓十幾二十歲的人活得如魚得水的異世界,除了是童話世界還能是什麼?
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文化作品到達巔峰后,也同時宣告進入下坡軌道。比如說武俠小說在金庸、古龍時代到達頂峰,然后就開始衰落。
小編看了2022年的番劇預告后,認為異世界動漫題材已經走到物極必反的地步。
金庸寫完《鹿鼎記》后發現武俠沒法寫了,這個題材寫到極致就是反武俠。同樣的道理,異世界題材寫到極致就變成反異世界,只能是回到現實面對現實。
來看個例子吧。
2021年秋番《現實主義勇者的王國再建記》,一個普通而自信的青年在異世界當國王的故事。
以往的穿越者都苦哈哈地從LV1練起,那怕臉白降生在貴族家庭,也得刷功績刷錢獲得社會認同。而現在流行的異界番都跳過了初始階段,一切都來得更直接更極致:請你直接當國王。
一個普通青年,來到異世界說了幾句新鮮話,居然忽悠得老國王禪讓王位。
這等于說一個大學生參觀微軟公司發表了一通觀點,然后比爾蓋茨就讓他接了位置。
總裁文都不敢這樣寫吧?
然而這部輕小說就這樣寫了,還說公主被男主的才智和人格魅力感動,心甘情愿地下嫁以保政權平穩過渡。
她還說:你可以再娶7個妻子,因為這個世界一個星期有8天。
還能說什麼呢?合法開后宮。
童話都不敢這麼寫。
男主折服眾生的智慧從何而來?
西方奉為神作的《君主論》,1532年出版的。
一個未出茅廬的青年,就因為讀過一本封建時代的書,就能攪得天翻地覆。
你品,你細品。
如果有個公司招聘文案里寫著「會背書就能當CEO」,你敢去試試嗎?不會覺得是騙子?
讀者一邊罵著「這寫的什麼東西」,一邊津津有味地點贊。
「如果這貨靠著一本神書就能改變世界,老子多看幾本書不就能當總裁迎娶白富美啦?」
「書已經買好了,王位在哪里領?」
為什麼有些年輕人稍經挫折就躺平了呢?
因為對現實社會缺乏應有的敬畏。
早期的異界番,主人公肩負勇者名號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打敗對手,最后獲得一個圓滿的結局。
現在的異界番,主人公要麼幸運點滿,要麼官方開掛,要麼直接滿級,現在居然干脆直接成王。沒辦法,因為這些番的目標群體都是快餐閱讀,開頭不驚艷不看下去,兩章沒有開掛看不下去,三章看過感覺不爽就再見了。
灰姑娘還得干家務,白雪公主還掛過一回呢,給兒童看的童話都知道欲揚先抑,可成人看的動漫怎麼就走極端了呢?該不會是愛情動作片看多的后遺癥吧?
你看男主傾全國之力打造的戰艦,技術不夠魔法來湊。這種東西多整幾套,加上各種坦克和單兵武器,統一世界只是時間問題。
什麼魔王軍,給老子靠邊站,美軍來了都不好使。
但是這種要什麼有什麼言出法隨的作品真的有意思嗎?
開局懂六國語言,直接當國王娶八個老婆,文臣武將自動效忠,再來一支裝甲師。夠不夠用?
不夠再給安排一個光頭老師,看誰不順眼就一拳超度。
你要是敢寫,在日本就有受眾,就有人敢投資發書拍片子。因為市場太饑餓了,讀者嗷嗷待哺,資本有錢沒處投。
這批已動畫化和即將上屏幕的動漫,大都是2008到2018年間發表在日本「成為小說家」網站。
這上面大部分作者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操起鍵盤就上,所以文字功底和藝術性雙低。反正文庫版有編輯把關,偏激劇情、文筆硬傷有槍手修補。作者只要刻意討好受眾就行,當作品進入年度榜單,先漫畫化然后屏幕化妥妥的。
所以真不要以為創作這樣的作品有多難,別把作者想象得多專業。這些人很多都是第一次寫作,其中絕大部分人一生只有一部作品。
照著現在資本掠食的速度,平台產出速度跟不上市場需求,優質的作品不夠,只能把二三流作品加急上線。
現在的每個季度往往是幾部爛作夾著一部二流作品,互相成就流量,打造出一個景氣的假象。
像《現實主義勇者》這種只有一個兩個亮點作品存在的價值就是陪跑,造出數據讓資本繼續為商品開發買單。
現如今,編輯會建議作者在作品中加入異世界要素,因為這樣會更容易獲得資源。
就像排隊買奶茶一樣,只要市場上還看得見有人排隊,奶茶店就會繼續遍地開。
但是內行能看出這門生意已經過了巔峰期正要走下坡路。
行內人很清楚這一行正面對什麼,所以才要走極端,加速收割韭菜。
正如《福音戰士》的作者庵野秀明所說:動漫業只剩了20年好活。
一方面是老齡化、少子化帶來的市場萎縮,另一方面是經濟持續不景氣。
最近日本因變異病毒而封閉國門,貿易和旅游業再受重擊,將使工作機會進一步減少。
那些靠打零工過活的年輕人將大受影響,他們正是動漫的消費主力。
他們很難再快樂地躲在「異世界」,同時他們會發現,看過這麼多的異世界,對于他們在現實生存一點幫助都沒有。
這些作品對于延展你的人生長度、寬度毫無意義。因為這種輕小說就是專為讓讀者成癮的商品,它們針對人性的弱點,你想看什麼就寫什麼。只要能吸引住你的注意力,就是違背邏輯的東西都敢寫。
所以網上總有人說:在動漫世界中尋找真實感,你怕是有什麼大病。
其實問題就在這里,創作動漫的人一邊在構建一個讓你能代入的世界,一邊在淡化客觀規律,他是有目的的。
能看到這里,相信是有見識之人。
請你想想,看動漫純粹是閑著消磨時間,還是想要在愉悅中延展生命?
我建議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