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恒星表面的溫度是很高的,僅像太陽這樣的小質量恒星,其表面溫度就足有5500攝氏度之高。但是在宇宙中比它質量更大,溫度更高的恒星更是比比皆是。
那麼在這里,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們所處的宇宙里,溫度有沒有一個上限的存在呢?如果有上限的話,這個數值又能達到多少呢?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明確這樣一點,那就是從理論上來說,溫度應該是沒有上限的。但是這樣的無上限,在達到某一個臨界值后,即便溫度再高也是不會存在任何意義的。
這點就像燒開一壺水一樣,理論上水沸騰的溫度是100攝氏度,但是正常燒水的時候,它燒開的溫度一定是比100攝氏度高的,但即便這個開水的溫度再高,對我們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了,因為我們想要的只是一壺開水而已。
基于此,科學家們也就通過計算研究,將理論上沒有溫度上限的宇宙最高溫,定義為了它的「臨界值」,這個值也正是我們所說的,溫度高達1.4億億億億攝氏度的普朗克溫度。
事實上,普朗克溫度的數值是科學家通過公式計算推導出來的,在物理學中,它是自然單位系統中的普朗克單位,并且是代表著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基礎極限的普朗克單位。在推導公式中,Tp代表的就是普朗克溫度,通過計算后得出的數值,也就約為1.4億億億億攝氏度。
因為在公式中,c代表的是真空中的光速,而光速 又是理論中速度的極限,因此1.4億億億億攝氏度這個溫度,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定義為了溫度的上限。
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普朗克溫度只在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個瞬間出現過,也就是長度約為5.4×10^-44秒的第一個普朗克時間出現過。而在宇宙發生大爆炸之后,整個宇宙中便不再存在普朗克溫度。倘若宇宙中還存在另一個普朗克溫度,那麼一定會是宇宙再次發生了大爆炸。
要弄清楚這樣的溫度到底有多熱,就目前來說,我們也只能是通過宇宙大爆炸來衡量了。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在最初的時候,是空無一物的存在。當整個宇宙中所有物質匯成的奇點,在大約46億年前發生大爆炸之后,宇宙的雛形才算基本成型。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期間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目前整個宇宙物質和能量的總和,而它爆炸最初的瞬間,產生的高溫也就是整個宇宙中的最高溫度,1.4億億億億攝氏度的普朗克溫度。
在這樣的溫度之下,既然能夠形成全宇宙的物質,那也就意味著在這個溫度之下,全宇宙的物質也能被頃刻間徹底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