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從人類發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開始,我們慢慢想方設法探索地球以外是什麼景色。關于整個宇宙最初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提出了多種假設,大多數人都相信所謂的大爆炸理論。
該理論認為,整個宇宙最開始被濃縮到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擁有著人類無法想象的溫度和壓力,密度非常大。138億年之前,這個奇點再也無法被壓縮,產生了大爆炸,形成了宇宙。
人們之所以大范圍認可這個理論,是因為我們根據目前人類已經探測到的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佐證這個理論,例如人類發現的宇宙學紅移等數據。當然,這些數據只能旁敲側擊地證明這個理論,并不能從正面驗證大爆炸的合理性。更何況,一旦眾多數據中有一項與理論不同,則該理論或許會面臨改變。
宇宙起源將被改寫?韋伯望遠鏡在宇宙深處,發現了意料之外的景象
最近幾年,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韋伯望遠鏡發現了我們非常難以想象的東西,以至于該研究報告甚至應用了「恐慌」這個不多見的詞匯。原本科學家們認為,在距離地球足夠遙遠的地方,我們應該觀測到大量小型不規則天體,但是我們卻看到了大量融合以后的星系。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在當初誕生的巨大能量支撐下不斷擴張,甚至擴張的速度遠遠大于光的速度。在這個過程中,宇宙會誕生許多比較小的不規則天體,隨著時間發展,這些天體或許會彼此融合。這意味著盡管我們觀測到遠方有許多小行星,但是實際上現在它們可能已經變成了巨大的星系。
因為人類難以超越光速,我們在宇宙中觀察到的各種物體都是過去的樣子。 如果我們在觀測距離地球10光年左右的天體時,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10年前的天體反射光。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看得足夠遠,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相當古老的宇宙過去時,這也是韋伯望遠鏡的重要任務之一:研究宇宙中那些古老的恒星和星系。在相同波長下,它的綜合觀測能力提高了100倍以上,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宇宙中「看」得更遠更清晰。
人類在距離地球足夠遠的地方觀察到了成熟的融合星系,但是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宇宙不可能存在這麼多融合的星系,人類的觀測數據并不符合這一說法。這是不是說明宇宙起源的方式實際上并非如此?
然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根據大爆炸理論提出的相關計算模型是人類一直到今天得到的最佳模型,該模型已經通過多個獨立的強有力的證據進行證明,現如今只通過韋伯望遠鏡給出的觀測數據就完全否定這個理論,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恰當的。
科學家們認為,如果這個數據在后續的研究中發現并沒有任何錯誤,那只能說明理論猜測的星系生成速度慢于實際,并不足以證明大爆炸理論就是錯誤的,通過完善完全可以彌補這個小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