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人類誕生于200多萬年前,人類是由猿類生物進化而來的,從人類文明誕生到現在經歷了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在這短短的幾千年內,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尤其是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之后,工業革命分別是指18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以及現在我們所處的智能化四個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代表就是蒸汽機的發明,這是人類通過第一個通用的、便捷的、能夠移動的動力解決方案,在電氣化時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電力、內燃機的應用,這個時代,人類的動力解決方案有了重大的突破。
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初步嘗試了解決信息的問題,這個時代的主角就是計算機的出現,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智能化,目前人類還在持續發展中,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內,人類的科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科技的進步很快,但同時也給地球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在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時候,人類提及最多 的問題就是溫室效應和臭氧空洞層,溫室效應就是地球溫度持續升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地球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已經開始融化,目前融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如果長久的發展下去,那麼地球南極和北極的冰川會全部融化,而且北極冰川融化以后會加速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
為什麼北極和南極相隔那麼遠,會相互影響呢?現在我們都知道,南極的冰川厚度要比北極冰川的厚度大,所以地球溫度升高以后,最先融化的就是北極的冰川,由于北極冰川大多都是白色的,白色能夠反射太陽光的熱量,這樣地球接收到的太陽光熱量就沒有那麼多,如果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以后,那麼地球接收到的熱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從而加速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所以科學家認為,北極冰川融化以后,南極冰川會融化的更快,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想辦法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不過現在大家很少聽到臭氧空洞了,難道說臭氧空洞已經愈合了?在上世紀末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南極臭氧層空洞最大的時候達到了2950萬平方公里。
那麼臭氧層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臭氧也是由氧氣轉化過來的,只是形成臭氧需要紫外線的幫助,當氧氣受到太陽光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照射時,有一部分氧氣會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是非常不穩定的,很容易和空氣中的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它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遇到氫氣會變成水,遇到碳會生成二氧化碳,遇到氧氣會變成臭氧,不過由于臭氧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形成的臭氧會下落,在到達平流層之后,下部上升的熱氣同樣會將臭氧吹起,在這種平衡狀態下,臭氧能夠保持在地球的平流層中。
我們的大氣層是指包裹在地球周圍的大氣,主要的成分就是氮氣和氧氣,包裹地球的大氣層厚度超過了1000千米,從大氣層上界到宇宙空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目前科學家將大氣層分為三層,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是位于大氣層中最底部的一層,是地球大氣層中密度最高的一層,在這個區域集中了百分之75的空氣質量,對流層的大氣溫度是近地面熱,越高空氣溫度就越低,大約每上升1千米,氣溫會降低6攝氏度,我們平時看到的降水、降雪、冰雹、台風等等都是在對流層發生的,而平流層在對流層之上,平流層中氣溫隨著高度而增加,溫度也會增加,從而使得平流層大氣上熱下冷,在平流層中,集中了大量的臭氧。
在20到25千米的高度,臭氧濃度最高,所以被稱為是臭氧層,在平流層之上就是高層大氣,大約從50千米的高度開始,一直到地球大氣層的頂部,其實在高層大氣中,大氣的成分已經非常稀薄了,在60千米以上的高層大氣中,由于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大氣處于電離狀態,分布著多層電離層,電離層是地球上無限電通信的重要傳播介質,穿過高層大氣就會進入太空,太空是真空狀態的。如果人類不穿任何防護的情況下,進入太空,立馬就會死亡,而大氣中的臭氧層是保護地球生物的主要成分,它能夠吸收太陽光中波長306.3nm以下 的紫外線,這些紫外線對生物的破壞性非常強。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由于臭氧層的存在,人類至少能夠避免1億多例皮膚癌和數百萬例眼部疾病,臭氧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加熱大氣,這對大氣的整體循環有很大的幫助,臭氧層又被稱為是地球生物的保護神,如果沒有臭氧層的存在,那麼太陽紫外線就會直接照射到生物的皮膚上,這使得生物沒有辦法長久的生存,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火星之所以沒有誕生生命,就是因為火星上面沒有大氣層,更沒有臭氧層,這使得火星就算是誕生了生命,生命也無法長久的生存下去,火星沒有大氣層的主要原因就是火星沒有磁場,磁場能夠牢牢的抓住大氣層。
使得大氣層不會被太陽風暴吹走,每隔一段時間,太陽就會釋放出強烈的太陽風暴,而磁場能夠對抗太陽風暴,如果沒有磁場的保護,大氣層會被吹散,而火星就是這樣一顆沒有大氣層存在的星球,雖然火星的整體環境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不能夠改變火星的磁場和大氣層,火星也是無法誕生生命的。 我們的地球就擁有厚厚的磁場,那麼地球磁場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有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后將大量的物質都留在了地球上,在彗星和小行星中,含量很多重金屬物質,比如說黃金、鐵等物質,這些物質的密度很高,進入地球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物質會慢慢下沉。
經過幾億年的積累,這些重金屬物質大部分會下沉到地球內部,也就是地球的核心區域,在這個區域溫度很高,金屬都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的,科學家猜測,由于地球內部存在液態金屬,所以地球才能夠誕生磁場,如果地球內部的環境受到破壞,那麼地球磁場可能就會消失,而火星在早期的時候也可能永遠磁場,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了,所以火星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從種種跡象來看,我們就能夠知道,磁場和大氣層對于生物來說很重要,那麼臭氧空洞是怎麼回事?從1970年開始,根據臭氧總量衛星觀測數據得出,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會在特定的幾級快速的變薄,出現所謂的空洞。
在1985年的時候,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已經減少到了驚人的百分之70左右,這種情況讓科學家感到非常震驚,如果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消失,那麼就意味著地球生物將面臨巨大的危險,而且臭氧層的消失,會導致植物葉片受到紫外線的影響,從而影響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指綠色植物的葉片吸收和利用太陽光能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綜合成富含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這也是大搞植物造林的原因,除此之外,臭氧層的消失還會影響農業產量,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臭氧層的厚度每減少百分之20,全球的大豆產量就會減少百分之20。
那麼臭氧層是如何被破壞的?其實臭氧層的破壞和人類有很大的關系,人類現在使用了大量的氟利昂、甲烷等等化學物質,氟利昂是地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幾千倍,氟利昂在世界上的用途很大,它的主要作用是制冷,比如說汽車制冷、冷藏、冰箱等等,氟利昂釋放后,它比空氣輕,所以能夠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氣圈的臭氧層頂部,在那里有強烈的紫外線,紫外線會把氟利昂的氯原子分解出來,氯原子會把臭氧中的一個氧分子奪走,使得臭氧層變成氧氣,一旦臭氧層被破壞,它就沒有辦法吸收太陽光的紫外線,所以才會出現臭氧空洞,那麼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提起臭氧空洞了?難道說它自己愈合了?
由于人類意識到臭氧層的重要性,在1987年的時候,45個國家簽訂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它的全名叫做《蒙特利爾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是聯合國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氯氟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破壞而出台的,該公約從1989年1月1日開始生效,公約中對CFC-11、CFC-12、CFC-113、114、115等五項碳化物做了嚴格的規定,凡事對臭氧層有不良影響的活動,國家將會采取措施,并且禁止很多國家大量生產氯氟碳化物,經過聯合國及時的自救,目前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完全愈合,而南極上空最大的空洞層也在慢慢的愈合,不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并沒有完全愈合,它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畢竟人類利用了幾十年的化合物,對臭氧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想要一下子修復是不可能的,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按照現在臭氧層恢復的速度來看,在2060年左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應該會完全恢復,所以保護地球環境刻不容緩,既然臭氧層已經開始慢慢變好,那麼人類也就沒有必要在提及這個事情了,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夠掉以輕心,因為地球環境還在惡化,除了臭氧層之外,溫室效應的問題人類還沒有解決,如果溫室效應的溫度無法解決,那麼人類最終還是會因為地球環境惡劣而無法生存,到時候地球可能會啟動自我修復程序,在地球漫長的歲月中,地球環境也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大的變化。
每一次地球發生巨大的環境變化時,都會有很多生物滅絕,而這也是地球自我保護的一種措施,比如說地球可能會迎來大冰河期,大冰河期到來以后,地球溫度會加速下降,很多地方都會被冰封,到那個時候,人類該如何生存呢?對于地球來說,人類就是地球上的一種生物,雖然人類是智慧生命,但是也是從普通生物進化而來的,如果人類消失以后,地球經過幾萬年的時間或者是幾億年的時間,地球上還會重新進化出智慧生命,但是對于人類來說,地球是人類現在唯一的家園,如果地球生態遭到了破壞,那麼人類也沒有辦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所以保護地球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
雖然現在科學家已經開始計劃星際移民,并且在宇宙中也發現了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但是這些行星都處于太陽系外,對于人類來說太遙遠了,人類想要飛過去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想要移民我們只能夠選擇太陽系內的行星,目前來看,太陽系內的行星只有火星和金星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金星的環境太過于惡劣,所以金星目前科學家不會考慮,火星相比于其它行星來說,環境還是比較好的,不過火星沒有磁場和大氣層,所以想要移民到火星上,就必須解決火星磁場和大氣層的問題,就連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也在想辦法移民火星。 他曾說要在2050年在火星上面建立自己的工廠。
不過想要移民火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改造一顆行星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飛到火星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更不用說改造火星環境了,目前人類只能夠在地球上發展,所以人類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地球環境,這樣人類文明才能夠長久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