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陽系的后院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甚至有朝一日很可能吞噬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的謠言,而是最近天文學家的又一重大發現。
最近,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又有了最近發現,他們利用國際雙子星天文台發現了人類已知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比起之前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麒麟座恒星質量黑洞足足近了三倍,只有1600光年,而黑洞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的10倍。
說起黑洞的發現,那就是科學和陰差陽錯的結合。
黑洞是漆黑一片,連光都無法逃出它的魔爪。科學家無法通過直接地光學觀測在太空中找到黑洞的位置。于是,他們選擇通過觀察恒星軌道的變化,推算出它附近可能存在著黑洞。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先是利用了位于夏威夷島上的北雙子星望遠鏡觀測到了位于蛇夫座黑洞周圍伴星的異常軌跡,天文學家巴德里對這個發現表示:
「北雙子星望遠鏡的發現毫無疑問證實:如果不是這個雙星系統涵蓋一顆正常的恒星和一個黑洞,我們實在找不到其他合理的天體物理學原理來解釋這個現象。」
為了證實巴德里的這一想法,天文學家立刻調動了位于夏威夷的Gemini North和Keck 1望遠鏡、智利的Magellan Clay和MPG/ESO望遠鏡加以確認,并將數據與蓋亞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相結合,大家最后一致得出結論:這個伴星系統中可能存在著黑洞,他們把這顆黑洞命名為Gaia BH1。
距離地球1600光年,會不會早晚有一天,把太陽和地球也一起吸進去啊?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后對外發表結論:這顆黑洞目前還處于休眠狀態,暫時對我們人類構不成任何問題!什麼,這黑洞又不是火山,怎麼還有休眠的。這就要提到另一個天文學概念:「休眠黑洞」了。
這還得從黑洞的形成說起,一般來說,當大質量恒星到達了生命的終點時,在強大的自身引力作用下就會發生坍塌,密度越來越高,質量卻越來越小,最終就會形成恒星質量的黑洞。
宇宙中大部分的恒星系統都是雙星系統,兩顆恒星互相圍繞著彼此進行著旋轉,如果一顆恒星最終變為黑洞的話,那麼一定會因為吸收伴星的能量,從而發射出高水平的X射線輻射的。
但偏偏有的黑洞就是不發射這種輻射,這就是所謂的「休眠黑洞」。畢竟黑洞也不是真空吸塵器。它們并不是真的吸收靠近它們的物質并把這些物質吞進去。如果那些恒星和氣體與黑洞之間有一定的安全距離,那麼它們是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圍繞著黑洞呈一個穩定的軌道的。
相比于普通的黑洞,尋找「休眠黑洞」可謂是大海撈針,之前天文研究團隊在大麥哲倫星云的狼蛛星云區域搜索了近1000顆大質量恒星,尋找可能有黑洞作為伴星的恒星。
這種識別非常困難,因為目標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很小,給觀察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如今能在距離地球這麼近的地方發現「休眠黑洞」,也可以說是天文學的一大壯舉了。
那麼如果這顆「休眠黑洞」有朝一日突然醒來,會發生什麼呢?我們會不會真的被吸進黑洞里去呢?
假設你前往黑洞,我坐在遠處的太空船里看著你,因為強烈的時間膨脹效應,當你接近黑洞的時候,我會看到你的動作變得愈來愈慢。你會比我老得慢!
而在飛船里的你,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黑洞確實看起來就是純黑的噩夢,因為本身完全不發射或反射光線,任何擊中黑洞的光都會被困在里面。所以當你觀察黑洞時,眼睛看不到任何光子,大腦會將其解釋為黑色。
但你會發現黑洞并不孤單寂寞,因為你會看到不斷有東西在黑洞周圍旋轉等待掉落。這種東西稱為「吸積盤」,是由氣體、塵埃和其他物質組成。
這些物質沒有被直接吸入黑洞,而是在軌道上盤旋等待、螺旋進入黑洞。這景象對于小黑洞而言,可能不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是超大質量黑洞,確實值得一看。
氣體和塵埃以超高速度飛來飛去,產生非常強烈的純粹摩擦力,導致物質被撕裂,釋放出許多能量,創造出宇宙中最強大的光源。這些類恒星的亮度,有時比單個星系中所有恒星的亮度總和還要高數千倍。
當然,這只是在事件視界之外,我們能觀測到的情況。所謂事件視界,就是分隔黑洞內外的一條界線。事件視界以外,光至少還可以離開黑洞;而不管什麼東西一旦進入事件視界,就再也不能逃脫黑洞了。
在事件視界上,你的時間膨脹將會達到無窮大。也就是說,當你跌入黑洞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你愈走愈慢、愈走愈慢,最后你的身影將永遠停留在事件視界上。
我感覺到你再也不動了,你那一刻的形象永遠都保留在我的世界中。你那一瞬間,就是我的永恒。
有人也許會說了,照這種說法,如果我們成功到達黑洞的中心,我們就能達到永恒,從而穿越這個宇宙了。我勸你還是醒醒吧,當我們越接近黑洞的中心,所受到的重力拉力也就越大。
假設這顆核心具有超過太陽約3倍的質量,則其重力會巨大到讓其本身落入一個單一點,或是所謂奇異點,也就是黑洞無限稠密的核心。
就連光都無法從中逃逸出去,強大的引力會將你的身體變成好幾束的原子線,也就是所謂的「面條化」。而無論什麼物體最終都會在奇異點被壓碎。
也有科學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就算接近黑洞不一定就會掉進黑洞里,事實上,因為黑洞的尺寸往往比較小,想掉進去也不容易。
你完全可以把黑洞當作一顆普通的行星,繞著黑洞轉幾圈,你完全是自由落體運動,不會感到任何不適。但是因為黑洞本身的重力場太強,把時空彎曲得太厲害,所以你轉的這幾圈,在我眼中可就太漫長了。如果你轉兩圈再回來找我,可能我已經老死,而你歸來仍是少年。
當然了,如果科學家的這種說法真的正確的話,那麼距離我們1600光年的Gaia BH1不僅對于人類毫無威脅,而且未來如果技術條件允許,人類甚至可以圍繞著它進行星際旅行,從而延長自身壽命呢!
但事實果真如此麼?或許只能等到有朝一日,黑洞真的出現在了我們身邊才能知道真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