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非常的浩瀚,但宇宙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驚天動地的變化。
那麼,在科學家眼中又有哪些宇宙現象是更為可怕的呢?
第一個就是伽瑪暴。
它是當下科學家們公認的最大宇宙殺手,伽瑪暴釋放的能量無比巨大,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達到太陽幾萬億年釋放的能量。
而且伽瑪暴的射程夠達1萬光年,就相當于它的爆點到它的傷害點,就連光也要跑上1萬年才能夠達到。
甚至科學家們都認為,五億年前那場生物大滅絕或許就是因為伽瑪暴而引發的。而且地球上也有痕跡表明,曾經地球也被伽瑪暴照射過。
天文學家們依靠大量的研究數據推測,宇宙中80%以上的文明都是被伽瑪暴毀滅。
而且它的出現還十分的頻繁且不規律,自從在1969年人類首次發現了這個現象后,科學家們通過衛星每天都能夠發現宇宙中,伽瑪暴極其頻繁的活動跡象。
到了2015年時,根據數據統計人類總共已經發現了兩千多個伽瑪暴。
以至于科學家還將伽瑪暴進行了分類處理,比如說伽瑪暴的時間如果低于兩秒,就被稱之為短爆。
而大于兩秒的稱之為長爆,其中讓人震驚的是1997年的一次伽瑪暴,其時長為50秒。
但是就是這短短的50秒,科學家們根據數據研究推算,這次伽瑪暴放射的能量相當于銀河系近兩百年以來釋放的輻射總量還要多。
但這并不是它最震撼的一次,緊接著科學家在1999年又發現了一次更加恐怕的伽瑪暴。
其放射時間竟然是1997年的十倍還要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地球要是被它給攻擊到了,那后果會是什麼樣子呢?
它那無比巨大的沖擊力閃爍至地球表面后,被照射到的生命難以生存。
伽瑪暴在地球上造成的傷害,堪比上百萬噸的原子彈直接爆炸。就算人類躲在房間里面也起不到任何防護效果,唯有躲在地下防空洞才或許有一絲生存的機會。
而當人類走出防空洞時,地球表面已經全是各種各樣的輻射了。
所以那時候的人們生存依舊很艱難,而且經過這次洗禮,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絕大部分都會滅亡,只有少部分不害怕輻射的物種才能得以生存。
而伽瑪暴出現的原因,目前也存在爭議。
其最為主流的說法有兩種,第一個是有科學家認為它有兩個很接近的黑洞,由于相互碰撞產生的爆炸形成伽瑪暴。
而另一類科學家則認為,是一些巨大的恒星在自身能量枯竭時,內部無法持續提供能量時坍塌產生的黑洞,之后它才演化成伽瑪暴的。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科學家也曾明確地表示在短期內地球沒有被伽瑪暴力攻擊的危險,
宇宙中第二個可怕的現象是超大質量黑洞,據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觀察,后發現每個大型的星系中心幾乎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而這些黑洞則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演化而來,如果我們拿它的質量和太陽比較,就會得出:它的質量動輒是太陽的幾十萬大倍,甚至能達到幾百億倍。
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也十分強大,能夠讓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所有的物質圍繞著它轉動。但就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科學家們并不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甚至科學家還曾表示無法研究黑洞形成的時間長短。
不過,人們根據現有的資料和探索結果發現,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會跟宇宙大爆炸后初期宇宙形成擁有不可否認的關聯。
接著,第三個宇宙中可怕的現象是星系碰撞。據科學家們觀察,宇宙中大部分星系都是相對穩定的,但還是存在著相互碰撞的時候。
甚至有些相鄰的星系,它們還會相互交換一下自己所攜帶的各種物質。
雖然現在這種情況當下已經很少發生了,但科學家們推算后還是堅定地認為:星系之間的相互碰撞在一百年前是非常頻繁的事情。
銀河系起初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恒星,因為它剛誕生的時候和其它星系產生碰撞,并直接吞噬了其它的星系。
比如說我們現在能夠探索的大角星,本不是銀河系中的一。,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它都不符合銀河系自己產生的可能。
而科學家們認為,大角星是由于被銀河系吞噬其它星系時所剩下的物質組成。
當然了,星系之間相互碰撞吞噬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比如至少需要幾百萬年的時光才能完成一次星系之間的吞噬和碰撞。
第四個可怕現象是超大宇宙空洞,這聽起來好像沒有多大的傷害,但在天文學家的眼中,它卻是最恐怖和最神秘的存在。
最著名的超大宇宙空洞是波江座超大空洞,這個超大宇宙空洞距離我們生存的地球直線距離是在60億~100億光年之間。
在波江座超大空洞10億光年的范圍之內,目前人類還沒沒發現任何星體和物質。
科學家們在那塊區域里連宇宙輻射都快找不到了,那個地方的很多能量都要比其它地方弱小很多。
整個波江座超大空洞看起來像極了宇宙身上的一道疤痕,有科學家大膽的推測:宇宙超大空洞的誕生或許是宇宙與宇宙之間的碰撞而造成的bug,而那些空洞之間的物質為什麼會沒有呢?可能就是被其他宇宙帶走了。
而最后一個則是行星之間的碰撞了,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在太陽系成立之初,周圍還有很多行星。
但由于太陽系那時才剛剛成立,所以系內行星的運行機制并不完整,行星與行星之間經常發生碰撞。
例如月球就是因為地球與其它小行星碰撞后的產物,那時地球也才剛剛誕生,但它卻遇到了一些小行星不懷好意地欺負。
其中有顆小行星被命名為忒伊亞行星,它的質量比火星還要稍微小巧一點。
但是忒伊亞現在不知道去了哪里,科學家們認為就是因為忒伊亞與地球發生碰撞,而后由地球和忒伊亞撞掉的那些物質組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月球。
但好在隨著現在星系的運行規律已趨于穩定,像這種系內行星相互碰撞的現象未來或許會減少,系內環境也將趨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