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調侃《罪惡王冠》能火起來,一半是拔劍神曲的功勞。
還有祈妹為你獻上一切的《My Dearest》。
超一流的制作、超一流的音樂,讓《罪惡王冠》具備了神作的雛形,卻被大量觀眾評價為「莫名其妙」。
《罪惡王冠》講述了一個懦弱、平凡的高中生拯救世界的故事。
2029年,默示錄病毒降臨地球,高中生櫻滿集原本在亂世之下過著平凡的生活,直到那個叫做楪祈的少女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意外獲得了可以抽出人類體內反映人格的空洞(虛空)能力。經歷了無數戰斗和傷亡,只有男主幸存的世界出現了。
一時間吐槽《罪惡王冠》的影片頻出,《罪惡王冠》也因此背上了十年的爛作之名。
其中最大的槽點莫過于櫻滿集這個人物,前期懦弱、后期黑化,讓他成為了最具爭議性的男主。幾乎大部分觀眾都表達過對這個角色的不滿。
如果仔細思考原因,可以理解集在觀眾中獲得的「失敗」。
無論是看什麼體裁類的作品,文學、電影、動畫,觀眾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作品當中,企圖尋找共鳴。
愛情、智慧、熱血、強大、獨特、甚至權力、金錢,然而櫻滿集的出現卻如此不合時宜,讓人失望。
因為他根本不是英雄,他退縮、逃避、猶疑、軟弱。
然而跳脫出時代背景后,櫻滿集在今天就顯得格外真實。也顯示出《罪惡王冠》在人物塑造上的張力與反叛。
櫻滿集的幼年,博士父親因遭受嫉妒慘遭殺害,姐姐因感染默示錄病毒變成「怪物」,甚至母親也被帶去做人體實驗,最后凄慘死亡。
這樣的家庭悲劇和童年陰影,讓他備受反感的性格有了落腳點。
甚至《罪惡王冠》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悲劇,一個早已注定的真實悲劇,當一個凡人得到了非凡的能力,真的能為王嗎?真的能應對這種非凡力量所需要承擔的巨大責任嗎?
答案或許并非我們想象得那麼美好。
十年前,《罪惡王冠》可能是很多人的入宅之作,不同的人群對它有著不同的感情。
要談論《罪惡王冠》的差評,就無法跳脫出它誕生的時代背景。
光是如今還在產生巨大影響的《命運石之門》、《魔法少女小圓》、《未聞花名》、《名作之壁》、《回轉企鵝罐》、《fate/zero》等等作品,就可見當時新番陣容的強大。
即使如此,《罪惡王冠》仍然穩坐年度霸權的地位,
同時,《罪惡王冠》也是日本倒A檔「noitamina」的關鍵節點。
「noitamina」的創立目標極具革命性,即「顛覆動畫常識」。
《四月是你的謊言》、《怪化貓》、《乒乓》、《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這些風格迥異但口碑不俗的動畫都出自這檔節目。
2011年前后,是日本動畫走向多元化的關鍵節點,觀眾對動畫題材、風格的包容度提高,實驗性動畫再也不是倒A一家獨有。
尋找出路的倒A不再刻意規避主流動畫的發展,其中從異端向主流靠攏的最大拐點就是《罪惡王冠》。
它過于全面地囊括了前20年幾乎所有熱門動畫的流行元素,以至于讓觀眾有「大亂燉」之感。
但如今來看,《罪惡王冠》是具有先驅性的,高中生拯救世界這個題材在此后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出。
對人物的塑造,也敢于打破「造神」的執念。一句「王之力」,把櫻滿集塑造成了一個小丑,這種對主角的顛覆性的塑造,或許是由于劇本的不成熟,或許是故意為之。
本應強悍、熱血卻意外軟弱的櫻滿集,打開了一扇大門——主角的多樣性。
《罪惡王冠》最大的詬病大概是結局過于殘酷和慘淡。
比如在評論區看到過這樣的看法:「罪惡王冠是我的入宅作,當初一口氣看完導致我幾個月抑郁失落,不想再看任何動漫。這種想法持續一年之久,直到我看到命運石之門和空之境界。哎呀!一不小心安利了兩部神作呢。」
人們不愿直面,所以王子和公主的結局永遠都是他們歷經磨難后在一起,卻不會展示之后的生活是否一地雞毛。
我們熱愛歡樂、熱愛團圓,可本花最愛的《男子高中生的日常》也終將結束,在兵荒馬亂的大學聯考后分道揚鑣。
無論治愈還是致郁,我們在看過結局之后,仍要繼續自己的現實生活。
治愈可以成為人們前行的力量,致郁大概就是撕破那種游離的假象,叫人直面試圖逃離的真實。
人生從來不是完美的虛假喜劇,而是一次次面對失敗的戰斗,一次次面對悲劇的微笑,直至終點。
《罪惡王冠》曾被時代加冕為王,也曾被時代拋棄唾棄,如同櫻滿集一樣,充滿著不成熟。某種程度上,《罪惡王冠》的經歷就像櫻滿集的一樣,成神、小丑、成長。
播放已經十年,我仍愿意為《罪惡王冠》加冕為王,戲里戲外,它是由千萬種聲音匯集了人心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