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因為時代發展的局限性,古人們所能看見的只有自己腳下的一方土地,他們抬頭只能看見星辰斑駁的夜幕,低頭也只能瞧見平坦的地面,他們只是明白山外有山,卻不清楚天外是廣闊無垠的宇宙。
當然,懂得思考的古人們也有對所處的世界進行暢想,但奈何當時的大環境都是唯心主義思想,全是神佛鬼怪,他們也只能在這樣的封建思維下掙扎試圖脫困,卻無法順利脫身。
直到在封建統治和宗教勢力的雙重壓迫下,西方世界的人們終于奮起反抗,揭開了愚昧傳統思想的簾子,為先進的思想發展拉開了序幕。自此,在時間的流逝下,科學思想和技術得到了不斷地提升和突破,人們也從早期的「地心說」轉變為了「日心說」,并逐漸發現了銀河。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是思想得到的一次偉大進步
直到1919年胡克望遠鏡的誕生,人們才驚覺原來銀河系也并非是最大的世界,宇宙不斷地膨脹著,并且沒有邊緣,更沒有所謂的「中心」。
宇宙加速膨脹
事實上,從人類發現宇宙開始,科學家們就已經在思考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這個問題了。
當然,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需要來看宇宙的誕生,當前最廣為流傳,并且受到最廣泛認可的宇宙起源,當屬大爆炸宇宙論,據它所說,宇宙一開始其實是一個 無限小、無限熱并且無限重的奇點。
這個「奇點」其實僅僅只是概念,在數學里面指的是沒有被定義的點,它無限小,但是并不存在于世界上,而在大爆炸宇宙論里,這個奇點是一個無法描述出來,但又真實存在的點。
就是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奇點」基礎上,宇宙發生了一場大爆炸,一切的物質、能量、時間與空間誕生,并在時間的推移下發生著種種改變,最終在大概137億年以后,也就是今天,形成了如今絢麗多彩又神秘復雜的宇宙世界。
與此同時,在宇宙發生爆炸以后,它本身也在持續不斷地向外膨脹,比如在1929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哈勃就已經發現了宇宙的星系等都在 互相遠離的現象,這說明了宇宙的星系之間也受到了宇宙膨脹的影響。
星系互相遠離
而這種膨脹是超光速的,人類目前對宇宙最大程度的觀測方式也僅僅只是光和電磁波,而它們都是光速,并未突破光速的限制,這也意味著,如果我們沒有研發出比光速更快更強大的速度,那麼我們將永遠被限制在原地,無法向外傳播甚至是接收到任何信息。
在此基礎上,人類很難觀測到宇宙的邊界,因為就算是存在邊界,它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將永遠追尋,卻永遠無法接近。
愛因斯坦對于宇宙的邊界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宇宙屬于是「有邊無界」,我們生活著的宇宙其實是多維宇宙,可能在我們這些三維生物看來,宇宙可能存在邊界,但是在多維生物的眼里,宇宙的范圍還遠著呢。
多維宇宙構想
這就好比是莫比烏斯帶,它是由一根紙條的一側旋轉180度以后,兩邊相連接而做成的紙帶,但它神奇的地方在于莫比烏斯帶只存在一個面,它沒有所謂的正面和反面,如果在上面放上一只螞蟻,那麼這只螞蟻可以不用翻過紙帶,就能夠走到莫比烏斯帶的任何一個地方。
只有一個面的莫比烏斯帶
換種更方便理解的方式,我們可以用在紙上畫畫來舉例,通常情況下一張紙在不翻面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夠單單在一面上涂抹,另一面是無法被我們「亂寫亂畫」的。
然而若這是一個莫比烏斯帶,那我們不需要翻面,直接用筆在上面畫一個永遠不松開的線條,那麼它所有地方都能被我們畫上。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延伸到克萊因瓶,這是一個如同兩個莫比烏斯帶順著唯一的一個邊所形成的四維物品,就如莫比烏斯帶一樣,它也是只由一個曲面而構成的,然而從三維世界的我們來看,卻發現克萊因瓶必然存在相交的部分。
但克萊因瓶實際上并不存在相交點,更準確的說法是,它在四維空間里不存在相交點。
克萊因瓶CG圖
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克萊因瓶本身沒有改變,但是它在三維世界和四維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模樣,而人類永遠無法將克萊因瓶在現實世界里還原,甚至就連再怎麼聰明的天才科學家都無法想象出完整的克萊因瓶是什麼樣子。
同理可言,我們眼中的宇宙真的是最完整的宇宙嗎,答案我們不得而知,但或許,四維世界的人們眼中宇宙就如同克萊因瓶一般,屬于只有一個無窮循環的時空,它會無限膨脹,但永遠不會達到界限。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出宇宙「有邊無界」的原因了。
雖然我們對宇宙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其實人類的科技水平還算不得什麼,大量的高級天文設備其實在近代才被發明出來的,距離如今可能也就 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可以看出,我們的近代天文技術實際上是較為薄弱的,也因此人類對于宇宙的認知只能說是皮毛罷了。
伽利略:觀測天文學之父
宇宙無窮無盡,但在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上,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被限制在了直徑930億光年的「圈」里,還無法突破出去,發現更加遙遠的宇宙世界。
而如果將這個可觀測的宇宙空間放大再放大,我們將能夠看見什麼呢?
根據天文設備拍攝到的10億光年外的遙遠星際畫面,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片黑茫茫的宇宙背景,上面有著如同海灘邊細碎的沙粒般大小的星系。
但是在這樣的[[大尺度]]下,宇宙其實看起來并不算「擁擠」,甚至可以說得上有些空。
我們選擇中間那一塊「沙粒」分布較為密集的星系群拉進,放大1億光年以后,我們能看見宇宙其實還是較為空洞,但中間的「沙粒」要更加明亮,更加稀疏。
再放大1千萬光年以后,這些原本緊挨著一起的「沙粒」已經相隔較遠,或者說這已經不能被叫做是「沙粒」,而應該是「芝麻」,它比之前還要更清晰,看起來像是一個白色的光點,但它其實是一個星系。
當我們再放大1億光年以后,我們就能看見一個比花生稍微大一些的星系盤,無數的恒星在上面運行,共同形成了一個璀璨漂亮的星系。
隨后再放大10萬光年、1萬光年、1千光年以后,我們發現發現星盤內的恒星密密麻麻布滿了整個畫面,就如同是早年電視機出現問題以后,屏幕上面的黑白雪花一般,甚至都看不清哪一個是我們所在的地球。
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放大100光年,就能發現這些恒星光點已經不再那樣密集,但仍然看不見太陽系。
而后再放大 1萬億公里,這時太陽系已經逐漸清晰,成為了一個芝麻大小的光點,與背景下其他的「沙粒」格格不入。
隨著后續的放大,我們也能夠更加清晰地發現地球的位置,甚至能進入到地球軌道,看見地球大氣層內的建筑群。
若是在這里依舊不停,持續放大再放大,我們就將會發現一件非常驚人的事情——讓我們選定一個人類,并以他為中心點再次放大,從他的整個人,到他的皮膚,再到他皮膚下的紋路、細節,我們看見了這個人類體內的白細胞。
顯微鏡下的白細胞
這還不算完,我們繼續向內挖掘,已經看見了細胞核里的分子結構,這些奇妙的螺旋式的物質共同組成了一個個鮮活復雜的生命。
再放大以后,我們還看見了DNA內氫原子和碳原子,最后我們放大以后,看見了原子內的電子,而電子里我們赫然發現了一個非常眼熟的畫面——黑茫茫的背景下無數的「沙粒」密布。
直到最后,也就是將顯微鏡放大1皮米的程度以后,我們看見了一粒質子,它孤孤單單地存在于此,卻令我們細思極恐——它居然與宇宙中星系的樣子幾乎是一模一樣。
我們所生活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否這也只不過是一個世界的生物體內最終的「質子」?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永遠無法解答,真是「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