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大家太陽系有幾大行星,有些人可能會回答八大行星,但也有一些人會堅持九大行星這個說法。
「九大行星」大家族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大家的「記憶偏差」呢?罪魁禍首正是咱們今天要介紹的冥王星。
冥王星到底算不算是行星之一?如果能登陸冥王星,你會看到怎樣的世界?那里的太陽又有多大?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近這個被稱為太陽系「孤兒」的天體,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冥王星模擬圖
冥王星,光從名字聽起來就不簡單,只不過這家伙在2006年8月以后,就鮮少再被科學家這樣叫了,而是擁有了一個編號「134340」。就這樣,昔日備受關注的冥王星一夕之間慘遭降級,成為了柯伊伯帶當中的一顆矮行星。
Pluto是冥王星的英文名,來源于羅馬神話當中冥界之神。由于相隔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所以在19世紀時人們只是推測冥王星存在。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才費盡心思地從多張照片當中,找到了「若隱若現」的冥王星。
人類發現冥王星的照片
不過那時的冥王星還只是照片上的一個小光點兒,人們對其沒什麼太多的了解。但是哪怕是這樣,人們也理所當然地將其列入了行星的隊伍,直接把它當做行星來對待。
可是隨著冥王星的奇葩衛星「卡戎」被發現,事情的發展就迎來了轉折。在首次測量當中,人們得到了冥王星的質量,大概是地球質量的0.2%,這就代表著它還沒月球大。
后來,在進一步證實冥王星的個頭真的非常小之后,這個曾經的「冥王」就徹底變成「萌王」了。而這一系列的發現,也使冥王星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直到2006年它就被正式降級,踢出了行星的隊伍。
冥王星加入了柯伊伯帶天體大家族
從這以后,太陽系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本來是行星的冥王星成為了矮星系,而大家的記憶偏差大抵就是因為有人不了解冥王星降級事件。
當然,雖然個頭變得迷你了,卻不影響冥王星的「冷酷」氣質。由于遠離太陽系的緣故,這家伙算得上是真正的冰凍星球,表面溫度低達零下229攝氏度,大氣主要是由甲烷、氮氣、一氧化碳等構成的。
冥王星的冰質山脈、平原和薄霧層
除此之外,冥王星還有一個奇葩之處,那就是它的軌道。要知道,不論行星之間的差異再大,大家也都是被太陽的引力所掌控的,需要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行星的公轉軌道雖然不是絕對相同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比較遠的,其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比較小。這就使得它們的近圓軌道幾乎和黃道面在同一個平面上。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軌道示意圖
不過冥王星顯然是其中的一個個例,因為這家伙的偏心率高達0. 248,此外還有超高的傾角,這就意味著它的公轉軌道是一個非常扁的橢圓。
在這種情況下,冥王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差異極大,能在日心距離為29.7AU到49.3AU的區域內運行,運行時還會穿越海王星的軌道。
「特立獨行」的冥王星軌道
也正是因為這樣,冥王星公轉一圈需要248年之久,并且根據目前的觀察來看,它的公轉時間正變得越來越長。那麼,如果人類登陸這顆古怪的天體,將會看到什麼呢?冥王星上的太陽又有多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咱們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來說,想登陸冥王星就等于癡人說夢。所以對于登陸冥王星后可能發生的事情,基本都是要依靠想象的。
不過這也不算是憑空瞎想,畢竟隨著新視野號抵達了冥王星身側,我們也取得了更多有關這顆怪異天體的信息。
正在飛躍冥王星的新視野號
首先在登陸冥王星之前,人肯定需要穿上特殊的「防凍宇航服」,要知道冥王星零下200多攝氏度的溫度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旦人體暴露在這個溫度下,瞬間就能被都凍成「人形冰棍兒」。其次著陸器和鞋子的防滑措施也要做到位,不然在降落到一望無際的冥王星冰原上之后,恐怕還沒站穩就要先摔好幾個跟頭。
當一切準備妥當之后,就可以開始冥王星的探索之旅了。在登陸之后,入目應該是一片昏暗,相較于登月時的「亮堂」,距離太陽很遠的冥王星能夠接收到的光照是非常少的。
宇航員登陸冥王星的藝術創作
當然,在昏暗的環境下,入目皆是冰天雪地,不論是幾千米高的冰山還是被冰層覆蓋的平原,都證明了這是一顆寒冷又孤寂的星球。想必如果是南方的宇航員登陸的話,一定會十分激動,畢竟這種「冰天雪地」在南方基本看不到。那麼,如果此時你抬頭望向空中懸著的太陽呢?
不論此時的冥王星處在近日點還是遠日點,太陽看起來都像是一個遙遠的「小點兒」,比咱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小了一大圈。當然,如果你要直視它的話,還是會感到異常的刺眼,根據推測來看,位于近日點時太陽的視星等是-19.4等,遠日點則為-18.3等。
巨大的太陽也有如此「渺小」的一天
在這種情況下,其亮度也就比滿月的視星等高幾百倍,雖然還是亮,但是對比地球上明亮的白天還是差得遠了。
也就是說,如果想在冥王星上曬日光浴,肯定是沒戲的。要知道,太陽光需要長途跋涉四個多小時才能抵達這里,所以即使是正午時分,冥王星上的情況也和地球的黃昏時分差不多。
說到這兒,如果大家想在地球上體會「冥王星時刻」,不妨在冬天尋找一處遼闊的冰原,帶上一把躺椅,去等待黃昏來臨。當黃昏到來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場景,就和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差不多了。
黃昏時的雀兒山冰原
那麼,如此寒冷的冥王星會有生命物質存在嗎?為什麼曾有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在未來有機會成為宜居星球或者是生命綠洲呢?
咱們在前文中說了,隨著新視野號造訪冥王星,我們得到了更多關于這位太陽系「孤兒」的信息。 科學家在接收到新視野號傳回的數據之后,就立即展開了相關的分析。
以新視野號拍攝照片制作的冥王星地圖
雖然完整的分析結果需要多年才能得到,但是初步的分析結果已經給了大家很多驚喜了,因為關于其有機霧霾的復雜成分、特殊的水冰山等等,這些線索似乎都指向了冥王星堅硬的冰殼之下其實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液態海洋。而這片海洋當中,可能就孕育著諸多「生命」。
新視野號團隊中專門研究行星大氣層結構及演化的行星科學家邁克爾·薩默斯說:「由于冥王星上可能會產生碳氫化合物和腈(另一種有機分子),則該星球上可能會發生更有趣的能促進生命體形成的化學反應。」
冥王星表面發現水冰的區域
不難看出,科學家對于冥王星的生命物質還是充滿期待的,并且他們堅信在未來的探索當中,肯定可以發現更多有關生命的線索。
至于為什麼說冥王星這顆一片寂靜的寒冷星球在未來有機會成為生命綠洲,這主要是因為科學家推測太陽在未來幾十億年之后,會不可避免地步入衰老期。
因此,當它開始衰老,并且膨脹到如今的100倍左右時,遠離太陽的冥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就會得到拉近。
紅巨星太陽的示意圖
在這種情況下,它就能從零下200多度的嚴寒中掙脫,變得更加溫暖。如果它真的具備液態海洋,那麼變為綠洲確實是指日可待。
對此新視野號的負責人斯特恩表示:「根據我們的分析,在數十億年后,冥王星將變成生命的綠洲,這顆星球上的風景將變得溫暖宜人,就像美國的邁阿密海灘一樣,并且這種氣候將一直持續至少數百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