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們所看到的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中子星等等,這些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產物,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科學家在2006年的時候,對行星進行了重新定義。
科學家認為行星必須圍繞恒星運動,而且行星的體積和質量必須足夠大,有足夠的重力將其拉入球面,行星能夠讓其重力清除周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附近的其它相似大小的天體,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夠被稱為是行星,而冥王星從體積和質量上來說,它就不符合行星的條件,所以它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后,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類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
人類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是不是還存在外星生命?帶著這些疑問,人類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在太陽系中,金星、地球、火星、這三顆行星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不過它們當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這樣科學家感到非常疑惑,按理來說,這三顆行星都應該誕生生命才對,為什麼金星和火星沒有誕生生命呢?一直以來,金星和地球被科學家稱為是姐妹星球,金星無論是從體積還是質量來說,都和地球相差不多,科學家最早探索的星球也是金星。在1961年的時候,前蘇聯發射了金星1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還沒有達到金星軌道就失聯了。
後來在1970年的時候,前蘇聯又發射了金星7號,這次金星7號成功登陸了金星,不過在登陸金星20分鐘后就損壞了,科學家向金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只有一兩個探測器能夠成功登陸金星,但是在金星上面工作的時間也不是很久,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我們能夠知道,金星大氣層中百分之96都是二氧化碳,在這種環境下,金星上面經常會下酸雨,而且還有大規模的閃電,不少科學家認為,金星這麼惡劣的環境,不可能誕生生命,不過科學家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氨,這種氣體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它在自然界中非常難以存在,想要維持這種氣體的存在,需要依靠生物的新陳代謝,科學家認為,如果金星大氣層中長期存在這種物質,說明金星上面存在微生物。
不過目前科學家并沒有在金星上面發現任何生命的痕跡,除了金星之外,科學家探測最多的就是火星,在1960年,前蘇聯科學家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在1964年,美國成功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之后美國、蘇聯、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陸續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相比于金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的機率很高,在202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在2021年的時候,美國毅力號登陸火星,我國的祝融號也成功登陸火星,并且在火星上面完全了探索任務,根據科學家對火星的研究得出,火星在45億年前曾被300米深的海洋覆蓋,最深的地方能夠達到1000米。
這說明火星在早期的時候也存在大量的水資源,在45億年前,火星上面的水資源算是很多了,當時地球上的水資源也沒有這麼多,科學家認為,當時的火星應該是一顆藍色星球,而且已經誕生了生命,這說明火星生命要比地球生命起源的時間還要早,不過後來火星失去了磁場,導致火星大氣層很快就被太陽風吹散了,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火星生命很快就死亡了,大氣層對于生命來說非常重要,它們能夠抵抗宇宙中的輻射和太陽紫外線,使得太陽紫外線和宇宙輻射無法直接照射到生命的皮膚上,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生物的皮膚會被太陽紫外線直接照射,導致生命無法長久的生存下去。
科學家認為,如果想要讓火星重新擁有生命,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火星擁有磁場,這樣火星經過一段時間,上面可能會誕生生命,看到這里,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金星和火星都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它們上面的環境卻如此惡劣?有一些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早期,可能發生過星際戰爭,當時金星和火星這兩個行星上面應該都誕生了生命,而且還進化出了智慧生命,這些智慧生命的科技要比人類現在的科技還要強大,它們能夠飛出火星和金星,探索太陽系的奧秘,不過由于同一個恒星系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文明,所以它們都想要獲得太陽系內部的資源。
為了爭奪資源,兩個文明可能發動了戰爭,星際戰爭要比我們現在的武器先進很多,比如說激光武器,能夠在目標上面產生極高功率的密度,將目標瞬間摧毀,除了激光武器之外,還有類似科幻小說中的水滴,這種水滴武器之間大約是3.5米,頭部渾圓、尾巴很尖、表面非常光滑,是一個全反射鏡面,不過這種武器非常堅硬,能夠瞬間摧毀大量的飛船,而且還能夠對行星造成一定的破壞,當時兩個文明相互開戰,導致金星和火星環境被嚴重破壞,所以金星和火星才會變成現在這樣樣子。而金星生命和火星生命發現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剩下的行星已經不再適合居住,所以他們最終選擇離開了太陽系。
畢竟在太陽系外面也存在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這些行星上面可能存在生命,但也非常適合移民,這兩個文明在離開太陽系之前,還對其它行星進行了破壞,比如說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第七顆行星,在1781年的時候,科學家威廉-赫歇爾利用望遠鏡看到了一個拉長圓面,當時他認為這個物體并不是恒星,後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顆行星,距離太陽有28.81億公里,太陽光的強度只有地球的400分之一,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需要84年左右,簡單來說就是天王星一個季節有20年。在行星當中,天王星的光環方向非常奇怪。
因為它是豎起來的,光環的方向其實就是自轉的方向,天王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幾乎是垂直的,科學家經過測量得出,它們之間的夾角達到了98度,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而且遠遠超出了第二名,有一些科學家猜測,天王星剛形成的時候和其它行星一樣,都是正常圍繞太陽轉動,當時火星文明和金星文明發射了巨大的沖擊波,這股巨大的沖擊波正好撞擊到天王星上面,使得天王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轉動方向,科學家推測,這股沖擊波的能量至少需要地球2倍以上的質量,而這也導致了天王星的結構和能量、溫度發生了改變,不過這也只是科學家的猜測,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目前科學家還在積極的研究當中。
除了行星之外,在太陽系中,一些衛星也非常奇怪,比如說土衛八這顆衛星中間有一條非常明顯的焊縫,這樣科學家感到非常震驚,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這條焊縫的長度達到了1300公里,寬度大約是20公里,土衛八是在17世紀的時候被意大利亞著名的科學家喬瓦尼.多梅尼克.卡西尼在觀測土星的時候發現的,後來在旅行者2號探測器經過土星的時候,科學家才發現了它真正的秘密,根據旅行者2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土衛八是由兩半星球拼接在一起的,而且這兩個物體的亮度明顯不同,它的形狀有點類似我們吃的核桃。為了探索這顆衛星的奧秘,科學家在1997年的時候專門發射了土星探測器。
在2004年的時候,土星探測器成功抵達土星軌道,并且近距離的拍攝到了土衛八的樣子,通過照片,科學家更加肯定了這顆衛星應該是拼接而成的,而這顯然不是人類所為,能夠將如此巨大的兩個星球拼接在一起,那麼需要非常強大的科技,如果說火星文明和金星文明曾經真的存在,那麼它們應該有能力制造出一顆土衛八來,或者說土衛八其實是外星文明的飛船,它來太陽系的目的就是探索太陽系內部的奧秘,由于它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所以外星文明將它留在了太陽系,并且它被土星的引力捕捉到,成為了土星的衛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一定還存在其它的生命。
科學家認為,只要一顆行星能夠滿足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那麼這顆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在銀河系中,大約存在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400億到1000億顆行星,在如此多的恒星和行星當中,不可能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而且火星和金星如果曾經也誕生了智慧生命,那麼它們應該早就離開太陽系了,而地球文明算是比較落后的了,科學家推測,在宇宙中應該存在很多超級文明,如果按照宇宙大爆炸的說法來看,在宇宙大爆炸10億年后,宇宙環境開始變得穩定,這時候宇宙中的第一批行星開始誕生,如果第一批誕生的行星上面出現生命,按照生命的進化速度來看,在宇宙大爆炸50億年后。
這些行星上面應該出現了智慧生命,而現在宇宙大爆炸已經過去了138億年,這說明這些智慧生命已經發展了幾十億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就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那麼發展了幾十億的年的外星文明,飛出銀河系都不是問題,所以土衛八可能就是外星文明留下的宇宙飛船,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果說火星文明和金星文明真的存在,那麼它們會移民到哪里?科學家認為,任何文明想要發展,都離不開資源,一個強大的文明,它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維持自己的科技發展,在銀河系中,中心區域的恒星和天體的數量是最多的。
所以科學家認為,金星文明和火星文明可能移民到了銀河系中心的區域,未來如果人類的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那麼人類也一定會移民到銀河系的中心區域,畢竟那里擁有豐富的資源,目前人類的文明等級只有0.7級文明,等到人類文明等級達到2級文明左右,人類就能夠移民到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小編認為,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隨著人類未來科技的發展,人類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夠移民到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并且能夠找到外星人,小編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不過對于火星和金星的秘密,現在科學家還在持續研究當中,未來一定能夠解開它們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