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是探索世界最快的方式之一,從古至今,人類都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速度,古時候,由于人類的速度有限,所以古人一輩子也走不出方圓百里的范圍,后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比如說汽車、輪船、火車、飛機、火箭等等,這些先進的交通工具能夠使人類的出行速度變得更快,以前我們從一個地區到達另一個地區可能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而現在我們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了,即便是從地球的最南邊到地球的最北邊也就幾天的時間而已,速度給人類帶來了很多便利,讓人類對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一直以來,人類都認為地球是唯一的世界,認為月球和太陽都在圍繞地球轉動,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才知道,其實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而已。
以前很多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直到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了地圓說,不過一開始提出地圓說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在15世紀中期的時候,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人類走遍了世界各地,這時候很多人才相信地球其實是圓的,后來人類的科技變得越來越強大,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后,人類看到了地球的全貌,這個時候,人類才肯定了地球是圓的,而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行星,比如說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等,除了這些行星之外,還有數不盡的彗星和小行星。
當人類看到宇宙之后,人類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類想要了解宇宙更多的秘密,于是人類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多努力,科學家發明了很多先進的儀器,而且還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天文望遠鏡,并且科學家還向宇宙中發射了探測器,比如說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當時科學家發射這兩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們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并沒有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經過計算得出,按照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這對于人類來說太漫長了,所以現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基本上都是依靠天文望遠鏡來進行觀測,根據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我們能夠知道,宇宙非常廣闊,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而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圍,宇宙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廣闊,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又有非常多的星系,比如說太陽系、銀河系、仙女座星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團等等,相當于一個大星系包裹著一個小星系,一個小星系又包裹著另一個更小的星系,和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包裹在一起。一直以來,人類都滿懷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宇宙的邊緣,不過現在看來是我們想多了。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宇宙正在慢慢鎖死人類的活動范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當中,在20世紀初的時候,美國物理學家埃德溫.哈勃在觀測星系的時候,發現星系中的光譜出現了紅移現象,這個現象表明這些星系正在遠離我們,看到這個現象之后,埃德溫.哈勃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我們的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當中,這個結論認為,整個宇宙都在不斷的膨脹當中,而且是均勻的,所有的星系都在均勻的分離,并且相隔的越來越遠,為了計算出星系膨脹的速度,各國的科學家對遙遠的星系都進行了計算,最終得到一個平均值為:(67.8+77.+74.2+82.4)/4=75.35km。
簡單來說就是,距離我們326萬光年的位置,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大約是每秒75. 35km,而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宇宙中最快的飛行速度光速,科學家認為,光速是宇宙中飛行最快的速度,光速大約是每秒30萬千米,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飛行速度都不可能達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光速這麼快,人類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在1676年的時候,有一位科學家奧勒.羅默。他首次計算出了光速,他利用木衛一的軌道陰影交替的時間,計算出了木衛一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2小時25分16秒。
他認為天體的運動軌跡是不會改變的,而木衛一是每隔42小時25分16秒會被木星遮住,這位科學家計算出了地球距離木星最遠的時候,木衛一出現的時間比地球距離木星最近的時候多了22分鐘,他認為這22分鐘就是光所用的時間,利用這個方法他計算出光速大約是每秒21萬千米,不過現在看來這個數值和現在光速的數值差距還是很大的,現在人類計算出光速大約是每秒29. 8萬千米,如果說光速是無法超越的,而宇宙膨脹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光速,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找到宇宙的邊緣呢?而且宇宙膨脹的速度超越光速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也能夠看出來,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而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范圍達到了930億光年。
如果宇宙膨脹的速度沒有超越光速,那麼怎麼會出現930億光年這個數字呢?并且這僅僅是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宇宙到底有多大?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研究當中,不過宇宙膨脹的理論,讓很多科學家非常絕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的宇宙一直膨脹下去,那麼人類活動的范圍將會變得越來越小,在1988年,科學家通過精準的計算得出,宇宙膨脹的速度不僅僅沒有減慢,反而正在不斷的增加,這意味著這些星系正在加速遠離我們,根據星系目前的退行速度來看,1000多億年以后,夜空中將看不到任何一顆位于銀河系以外的星星,我們平行抬頭看到夜晚的星星。
其實都是宇宙中的恒星,有的恒星處于銀河系內,有的恒星處于銀河系外,隨著宇宙膨脹的加速,這些恒星最終都將會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對于人類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系的范圍也會變得越來越大,而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的夢想,可能永遠都不會實現,如果說我們無法飛出太陽系,那麼我們就相當于被鎖死在了太陽系內,這樣人類永遠都無法解開宇宙誕生的秘密,也不可能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就算是宇宙中有外星人,我們也不會發現它們,而外星人在光速的限制下,也無法飛出它們的恒星系,最終我們都會被宇宙鎖死,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麼人類真的沒有其它辦法能夠離開太陽系嗎?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在宇宙中除了黑洞之外,應該還存在其它的神秘天體,比如說白洞、蟲洞,現在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黑洞,但是白洞和蟲洞人類還沒有發現,白洞就是黑洞的相反性質的天體,黑洞的特性是不斷的吞噬物質,而白洞特性是不斷的噴發物質,黑洞吞噬后的物質會由白洞噴發出去,黑洞和白洞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蟲洞,蟲洞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蟲洞是能夠穿越時空的隧道,蟲洞最早是在1916年的時候,由奧地利科學家路德維希.費萊姆提出的,當時蟲洞還只是一個概念,后來在1930年的時候,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的時候,認為蟲洞能夠穿越時空。
如果說我們能夠找到蟲洞,那麼我們就能夠進入蟲洞,利用很短的時間,行駛非常長的距離,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宇宙中的蟲洞,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并沒有在宇宙中找到蟲洞,不過科學家雖然沒有在宇宙中找到蟲洞,但是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出了蟲洞,根據量子糾纏,科學家首次在兩個計算機芯片之間實現了信息的瞬間傳輸,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開發了一款芯片,這個芯片能夠在電路中生成光粒子微粒,利用量子糾纏的現象,能夠在不同的芯片之間瞬間傳輸信息,如果這項技術能夠被人類徹底掌握,那麼人類將會實現量子網絡。 雖然這僅僅是計算機中的蟲洞,但是對于人類科技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或許在我們的宇宙中,真的存在能夠穿越時空的蟲洞。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蟲洞,那麼我們就能夠打破宇宙膨脹對于速度的限制,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飛到宇宙的邊緣,去尋找宇宙的終極秘密,除此之外,科學家認為,我們還可以利用曲速飛行的辦法,實現超光速飛行,那麼什麼是曲速飛行呢?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是一張巨大的薄膜,天體都依附在這個巨大的薄膜中,質量小的天體之所以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運動,是因為質量大的天體將宇宙薄膜壓彎了,所以質量小的天體才會圍繞質量大的天體轉動,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利用宇宙薄膜來實現曲速飛行,簡單來說就是在時空中制造出一個時空泡,飛船在時空泡中相對靜止,時空泡以超光速向前運動,而飛船也跟著向前運動。
曲速飛行并沒有違背愛因斯坦的超光速理論,因為曲速飛行是利用宇宙膨脹的方式來向前運動的,所以和光速并不沖突,不過科學家認為,曲速飛行的速度也是有極限的,它的最大等級不會超過9.9999級,當我們的飛船以9.9999級進行曲速飛行時,那麼它的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的20萬倍,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以這個速度飛出太陽系,根本用不了多長時間,這樣人類探索宇宙就有希望了,不過想要實現曲速飛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以人類的利用想要將空間扭曲,然后讓空間產生巨大的動力,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研究當中。
除了這些辦法之外,科學家還在想其它的辦法,相信除了這兩個辦法之外,一定還有其他的辦法能夠讓我們擺脫光速的限制,不過這些辦法最終能不能夠成功,現在科學家也沒有準確的答案,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探索世界的奧秘,這麼多年來,人類終于對宇宙有了大概的認知,如果說我們永遠都無法飛出太陽系,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如果按照宇宙膨脹的理論來看,宇宙中任何一個星系最終都會變成一個孤立的星系,而星系中的生命、文明都會永遠的困在這個星系里面,想要打破這個現象,我們就必須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解開宇宙的奧秘。
不過現在小編認為,人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好地球環境,目前地球環境正在惡化,溫室效應非常嚴重,如果長期發展下去,那麼還沒有等到人類飛出太陽系,人類就可能因為地球環境惡劣而滅亡了,所以我們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只要這樣人類文明才能夠長久的在地球上發展下去,這樣人類才能夠有更多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