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發表在《自然·天文》的新研究,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兩天重復一次的神秘信號,引人注目的是,它來自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12光年,在銀河系的尺度上,可以說是很近了。
這顆類地行星被稱為「YZ Ceti b」,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0.7倍,在天空中位于鯨魚座,其主恒星是一顆名為「YZ Ceti」的恒星。
「YZ Ceti」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質量約為太陽的13%,半徑約為太陽的16.8%,它擁有3顆類地行星,「YZ Ceti b」是距離最近的一顆,另兩顆分別是「YZ Ceti c」(約1.14倍地球質量)和「YZ Ceti d」(約1.09倍地球質量)。
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這個神秘信號的發射源所在的位置與「YZ Ceti b」高度重合,而這也就意味著,它其實就是來自這顆類地行星。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外星文明,畢竟宇宙大得令人難以想象,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在宇宙中不應該是孤獨的,我們還可以合理地推測出,當一些外星文明掌握了無線電通訊技術之后,很可能也會像我們人類一樣向宇宙深空發射無線電信號。
那此次發現的神秘信號,是否真的與外星文明有關呢?對于這個問題,該研究團隊的科學家表示,這種可能非常小,原因很簡單,那就是「YZ Ceti b」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根本就不適合生命生存。
觀測數據表明,「YZ Ceti b」距離其主恒星非常近,其公轉軌道半長軸約為0.
016個天文單位,離心率約為0.06。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在如此近的距離上,「YZ Ceti b」星球表面的溫度將會高達300攝氏度,而如果這顆類地行星擁有大氣層的話,那麼其表面溫度還會因為大氣層的保溫作用而進一步升高。
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說這個兩天重復一次的神秘信號與外星文明沒有關系,那它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對此,該研究團隊給出的解釋是:這可能是因為「YZ Ceti b」具備一個強大的磁場,當它圍繞著主恒星公轉的時候,它的磁場就會與主恒星釋放出的「恒星風」發生相互作用,進而產生有規律的無線電信號。
簡單來講,所謂的「恒星風」就是從恒星表面釋放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實際上,我們的太陽也有「恒星風」,只不過我們將其稱為「太陽風」。
研究人員認為,由于「YZ Ceti b」距離其主恒星非常近,因此它的公轉速度就會很快,與此同時,在它的運行軌道附近,「恒星風」的物質密度也會很高,假如「YZ Ceti b」擁有一個磁場,那麼在它圍繞其主恒星的公轉過程中,就相當于有一個磁場在大量的帶電粒子中高速穿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YZ Ceti b」的磁場足夠強大,那麼它就將明顯改變其運行軌道附近的帶電粒子的運動狀態(因為帶電粒子會受到磁場的影響),而這些運動狀態被改變了的帶電粒子,又會與「恒星風」中的其他物質發生頻繁且猛烈的相互作用,進而產生強大的無線電波。
由于只有在「YZ Ceti b」運行特定的位置上,我們才可以在地球上探測到這種無線電波,因此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種有規律的神秘信號,與之對應的是,這顆類地行星的公轉周期約為2.02個地球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該信號會兩天重復一次。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這種解釋在整體上來看是合理的,但我們也不能就此確定,因為后續的探測數據顯示,這個信號并沒有與「YZ Ceti b」的公轉周期完全一致,而對于這種現象,目前還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