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在太空當中發現了幾千個位于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而在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的同時,這些天體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并且和太陽系當中的行星一樣,他們也各有各的特點。
當然,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分析推測,當中的一部分其實和我們熟悉的木星或者土星甚至地球都有很大的相似點。
對于人類來說,星際移民一直是我們研究太空的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如果能夠發現一個和地球環境十分接近的天體,將會給予我們很大的鼓舞。
按照美國國家航天局的調查報告顯示,他們在和地球相距大概33光年左右的距離附近,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
從結構上來說,他也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恒星中心,加上本身的構造和環境被認為非常接近地球,所以也得到了天文研究領域眾多科學研究者的關注。
當然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這兩個天體雖然說是和地球非常相似,但是無論如何33光年在我們目前的技術所能夠實現的范圍當中,依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
想想看,宇宙當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要從地球到達超級地球,都要花費33年的時間,更不要說我們人造的飛行器了。
但之所以說它近距離,也是在和其他類似的天體進行比較之后得出來的結論,當然關于這兩個超級地球,這讓人們感興趣的就是這里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那麼這兩顆超級地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首先科學家將他們倆分別命名為HD 260655b和HD 260655c,和地球相比,HD 260655b的質量要稍微大一些,估計在地球的1.2倍左右。
而HD 260655c又要比HD 260655b再大一點,估計是地球的1.5倍。雖然他們倆又有著共同的恒星中心,但是公轉的周期卻不同。
HD 260655b圍繞恒星完成一周公轉需要花費2.8天,而HD 260655c圍繞恒星完成一周工作,需要花費5.7天,大概是前者的兩倍。
而他們之間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環境溫度。
理論數據分析推測結果表明,HD 260655c要比另外一顆超級地球更加寒冷,地表的能見度也更低,但是實際情況卻和理論上的結論有一定的差別。
因為他們和自己的恒星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這就導致了恒星的熱量非常容易影響到他們的地表溫度,所以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兩個超級地球的表面溫度其實非常高,比如HD 260655b最高能夠達到400℃還要多,HD 260655c最高能夠達到接近300 ℃。
說到這里你可能要問了,溫度這麼高的星球,為什麼還有說她和地球環境非常相似呢?
至少我們目前所發現的地球生物當中,幾乎沒有能夠承受這種高溫的存在,那個科學家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并將其命名為超級地球呢?
事實上,除了溫度之外,這兩個天體還有一些非常特別的地方。比如經過觀測,一些研究者認為在兩個超級地球的表面很有可能存在著大氣層。
雖然細節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確認,但是如果能夠確定大氣層這一要素,那就意味著兩個天體具有最基本的大氣環境條件,它能夠幫助抵御來自外部空間的輻射,可以調節環境溫度,形成大氣環流等等。
除此之外,因為兩個天體距離他們的恒星中心很近,所以也有著很明顯的潮汐鎖定現象,這也是影響地球洋流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總之,從各方面來看,這兩個超級星球對于人類來說都是令人興奮的存在。
如果真的證明他們適合人類居住,那麼我們未來的移民就有了目標。
當然,這中間依然存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就是距離,即便以目前速度最快的飛行器來計算,33光年也依然是難以跨越的,人類如果不能夠順利到達,那麼即便他們再怎麼適合人類生存也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也不用太悲觀,因為出了太陽系以外,其實我們也把目標放在了很多太陽系以內的選擇上面,比如具有我們最近的金星和火星,人類一直以來對他們的研究都沒有停止過。
雖然兩顆星球在各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不宜居的地方,但是相對于其他天體來說,畢竟是有很大優勢的了,而且在距離上面也很好到達。
比如火星,今天我們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順利將探測器發射到了這里,相信再過不久,
人類就能夠親自登上火星,就像半個多世紀之前我們登上月球那樣。
人類的移民,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因為人類的文明在不斷地向前推進,如果我們需要繼續長時間的延續下去,就必須得到更充足的能源資源。
但地球卻很難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的,事實上,很多對社會發展來說不可缺少的資源已經告急,除了借助技術升級、開發新能源等辦法,最根本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還是移民。
如果有一天技術能夠成熟,我們真的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生存空間,讓人類在新天地開始新的發展,那麼對我們的文明來說將會是巨大的福音,尤其是如果能夠在火星這樣的地方實現的話,應該可以說是最優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