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戴上它神秘的面紗,多少人想揭開面紗,探索它背后真正的「容貌」。古往今來世人就從未停止對這個世界的探索。
從愚昧的天圓地方說,到後來發現地球是圓的。我們通過發射衛星,發射宇宙航天飛船,逐漸對地球、月球,對太陽系、銀河系乃至宇宙有了一點模糊的認識。
浩瀚的宇宙中,在太陽系有一片太陽星云出現了異常。它受到了引力的作用開始收縮,在星云隨著不斷地收縮,體積不斷的變小,轉速也不斷地提升,他散發的熱量也被星際塵埃帶走了一部分,不知多久以后,這片星云變成一個旋轉的扁盤。
這時,懸浮在周圍的星際塵埃慢慢的吸收周圍零散存在的粒子,它們身上還存留著星云收縮過程中釋放的熱量。這些星際塵埃來自幾代恒星死亡后破碎的塵土,他們是冰質與巖質。
塵埃因為吸收了太多的粒子,不斷變大,演變成了星子。成為了星際的塵埃猶如從厭食癥突然變成了暴食癥,它吸食周圍粒子的速度更快更多。星子與星子之間不斷地發生碰撞發生融合,形成了原行星,在一步步變化成行星,最后成為了最原始的地球。
地球剛剛出生,球體的結構還十分簡單,它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表面。大概五億年過去了,大量的火山爆發,漫長的歲月中地球有了自己的表面,也慢慢擁有了地殼。
起初地球的溫度還很高,地球上的水都還在大氣中,隨著地球的不斷冷卻,水氣降到了地面上,地球變成了一個水的世界。
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火山也沒有停止工作,一系列的反應使得地球上開始形成了陸地。地球的環境還在隨著這些變換而變化。不知道過了多久,地球的環境穩定了起來,它充斥著一些氣體,一些紫外線和宇宙射線。
此時在這里好像有一些新的物質在生成。最早地球上也只出現了一些氨基酸,核苷酸等,有一天,他們發生了奇妙的結合,蛋白質與核酸出現了。這些生物大分子帶著小分子的使命不斷探索,形成了各種復雜的多分子組合,多分子組合又與這個單體發生了聚合。
就這樣在蛋白分子不斷地嘗試不斷的結合,經過催化和一系列環境的作用下,一個小生命誕生了。
地球的環境經過了幾十億年的變化,從最初的蛋白質,到一些遠古生物,生物也從新生到滅絕陸陸續續換了幾代。直到人類祖先猿人的出現,他們跟別的生物一樣又好像不一樣。
他們從四肢爬行進化到雙腳行走,不斷地學會制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創造了一些簡單的肢體和語言,他們甚至學會了在居住的山洞壁上,通過圖畫簡單記錄自己的日常。
縱觀人類發展的歷程,漫長而又神奇。從一個小小的分子結構,能進化成忠心的狗,慵懶的貓,兇狠的獅子,笨拙的棕熊還有智慧的人類。人類區別于別的動物,我們擁有智慧,擁有思想,我們渴望探索,追根溯源,幾千年的改造甚至使地球也重新換了個面貌。
那麼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呢?人類的出現是否是一種必然?這我們還不得而知,科學家對這一問題有這自己的猜想。
最終人擇原理是科學家嘗試用物理解釋宇宙提出的概念。它主要闡釋了宇宙中一定會出現智慧的生物,而且它一旦出現就不會滅亡。
在電子雙縫干涉實驗中,單個電子通過一條窄縫,穿過的粒子卻發生了干涉。當安裝了儀器想要測定電子通過的是哪條縫的時候,粒子卻單一的只通過了一條縫,與此同時干涉條紋也消失了。
休·埃弗萊特提出電子通過雙縫的時候,出現了兩個疊加的世界,當電子穿過了一條縫時,在平行的世界里,也會有電子穿過另一條縫。
他們不僅認為世界上并不單一的只存在一個宇宙,而且每一個宇宙都會必然有智慧生物的出現。
平行宇宙的說法還有待證實,我們無法說清人類為何會出現,或者說人類的出現對這個世界會產生怎樣的意義。
地球的形成亦需要46億年的時間,而宇宙已經存在了138億年。 這期間很有可能已經出現了別的智慧生物,我們曾不斷嘗試找尋他們,希望能夠與他們取得一些交流的途徑,或許從他們那里,我們能尋找到一些答案。
外來星球的智慧生物對我們來說始終是一個未知的事情,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友好還是侵略,如果他們發展的速度遠遠超于地球文明,我們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的侵略,很有可能會產生異常可怕的后果。
倘若我們就此害怕放棄,也就無法真正的前進,對宇宙生命的探索之路也只得就此止步,這當然也會成為人類發展的極大阻礙,所以我們的探索之路也從未停止。
既來之,則安之。人類依然已經出現在了世界上,必然是一定自然規律運行出來結果,也許過程帶有一定而偶然性,那我們也是幸運的,因為出現了人類,我們才有思考這些問題的可能。
在宇宙面前我們的確太過渺小,我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但也從未停止過尋找答案。或許宇宙根本就沒有打算有人類,可人類還是這樣意外的出現了。漫長星河里,我們也不知道未來是否會走向滅亡,但至少我們也曾見證過,這些浩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