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太陽系因為太陽的誕生而初具雛形,
當我們發現太陽系多項巧合事件的時候,也許就會驚嘆宇宙的奧妙。
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訪談中提到了他自己對造物者的看法,
他認為整個世界奧妙無窮。他一定堅信有一個造物主創造了這個宇宙。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太陽系的設計到底有多麼巧妙。
首先拿太陽系的位置來說,太陽系給自己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地理位置。
在之前的話題中,我們曾經提到過整個銀河系的直徑,保守的估算大約是10萬光年左右。
而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是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獵戶座的懸臂上。
這個位置相當于銀河系的郊區地帶。
既躲避了銀河系中心區域的危險環境,也找到了一個適合生命誕生的區域。
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人馬座A星黑洞。
并且在銀河系中心區域會頻繁的有伽瑪射線以及超新星爆發。
這是對于外部環境的巧合選址,而對于內部的自身保護,
太陽似乎也啟動了自我防御系統,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太陽風。
在整個銀河系中有許多巨大的恒星風以及超新星爆發,
它們都會帶來大量的輻射。
太陽為了保護自身,用太陽風來抵御外部宇宙輻射的襲擊。
解決了外部干擾以后,接下來就是太陽在自己附近繼續尋找一個可以創造生命的星球。
在太陽系誕生的初期,由于太陽引力的作用,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不斷地發生運轉,
不斷地發生碰撞,最后再不斷地演化,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八大行星。
據天文學家觀測,在太陽系形成初期,
最有可能形成生命的四顆星球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但是在這四顆行星中,只有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最合適,也是產生生命的最佳距離,
如果太靠近太陽的話,那麼行星上的溫度就會太高,
則不適合地球現有的生命生存。所以地球就成為天選之子。
我們再來看地球的巧合。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中,似乎只有地球的衛星和自身的比例最大。
月球的直徑大約3474km。略大于地球直徑的1/4,似乎在整個宇宙中很難再找出一顆衛星和母行星比例如此大的天體。
所以月球的形成就成為了太陽系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到現在為止最被科學界所接受的一種月球誕生方式就是,
在地球誕生初期,一顆名為忒伊亞小行星撞向地球,在撞擊地球之后,
有一部分被撞擊之后的碎片重新聚合,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月球。
而且正是因為這次撞擊才導致了現在地球的自轉軸發生了一定角度的傾斜。
而這種傾斜的自轉軸在太陽系其他的行星中是不存在的。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現象,才造就了地球一年四季的出現。
所以太陽系的誕生十分的巧妙,而形成生命又是無數種巧合現象疊加而成的結果。
這很難不讓人想象到太陽系和生命是被造物主精心設計的。
想要形成生命。
地球需要適宜的氧氣。
需要適宜的溫度。
需要適宜的大氣層。
需要適合的太陽光照強度。
任何一個條件發生變動。人類將會面臨著重大的災難。
當然,如果我們逆向思維去分析的話。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才誕生出了地球生命。
先自然形成條件,后生命自己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