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最神秘的預言者,揭開宇宙起源和輪回的真相!100年后被科學證實
2023/01/24

宇宙的起源是什麼?一切都是光。

這是來源于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的答案。

這位發明家便是尼古拉特斯拉。

作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人物,特斯拉給世人奉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發明史。

改進交流電,異步電動機,無線能量傳輸,人造閃電。

尼古拉特斯拉

在那個和愛迪生交鋒的年代中,尼古拉特斯拉一次又一次展示出來了他驚人的才能。

他驚艷脫俗,思想超前,也正是這般,才有了他在一次采訪中對于宇宙起源的預言。

而在百年之后,他的這一預測,也逐漸成為現實,為世人接受。

那麼究竟這個預言是如何被證實的呢?宇宙的起源又是什麼呢?其背后又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年輕時候的特斯拉

一切都是光,物質的能量來源于光。

在他的閃耀之下,人、星星、地球、宇宙,一切就出現了。

這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對宇宙的簡單描述。

光學的萌芽時期

其實,對于光的探索,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

西周時期,古人就學會用金屬凹面聚焦太陽光得到明火。

春秋時期,墨子在《墨經》中對光有八條詳細論述。

其中就有小孔成像現象的描述,這也證實了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小孔成像

而基本同一時期,古希臘學者對光也有過認真的探討。

其中畢達哥拉斯等人認為視覺是由物體射出來的某種微粒到達眼睛后形成的。

而柏拉圖和歐幾里得則是認為,視覺是因為人的眼睛能夠發出某種東西,在遇到了物體后形成的。

而他們兩位還曾經講過光的直線、反射等現象。

由此可見,那時候,古人對光的一些認識已經慢慢開始形成。

而真正光學得以被人們真正認知的是伊本海塞姆寫的《光學》。

歐幾里德

在這本書中,他不僅僅描述了很多后世還沿用至今的眼睛中的醫學術語,還用實際的實驗來證明了光的直線、反射、和折射現象。

這一部巨著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因此不少人把他看做是近代光學之父。

當然,他還有另外一項更加重要的貢獻,那就是開創了科學研究的方法論。

他強調通過實驗來檢驗這些真理。

光學的發展時期

1608年荷蘭人李普塞發明了第一家望遠鏡。

1610年,在此基礎上,科學巨人伽利略制造出來望遠鏡。

伽利略

然后用它來進行天文觀察的人。

通過他的望遠鏡,他發現了月球上面的火山口、太陽黑子等。

實際上他的這些舉動,也打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

1621年,在經過了漫長的理論和實驗的實踐之后,斯涅爾通過實驗得出來了折射定律。

之后,在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屈光學》中也用理論推出來了折射定律。

證明了這一定律的真實性。

這些發明和發現,都奠定了之后光學的快速發展。

費馬

直到在1657年費馬得出了著名的費馬原理。從原理出發,推出來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隨著研究的越發深入,人們發現了更多和光的直線傳播不相符的事實。

這也就讓人們好奇光究竟是什麼。

面對這一事實,意大利人格里馬第首先觀察到,如果在點光源的情況下,一根直桿投出來的影子是要比假定的光直線傳播的應有寬度是會大了一些的。

這也就是說,光不是按照嚴格的直線來傳播的,這也就是光的波動理論。

1676年,羅默利用木星衛星之間的間隔在地球上的不同季節的不同。

牛頓

認為這是木星衛星的光穿越地球軌道造成的,從而他首次測出來了光速。

微粒說

直到到了十七世紀后期,一位巨人也橫空出世,開始了他在物理學上的馳騁。

這個人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

他曾經在1666年的時候,就通過三角棱鏡進行了光的色散實驗。

證明了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

同時他還提出來了光就是一種微粒,也就是后面我們所熟知的微粒說。

光的色散

但是牛頓的這種理論也沒辦法解釋光會繞過物體的這種現象,也就是牛頓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的牛頓體現象。

因此,當時關于光的微粒說和波動說也爭斗得十分激烈。

與此同時,惠更斯在1678年的時候,提出來了光是具有波動性的。

他認為光是在以太中傳播的。而這個以太只不過是他假象出來的一個東西,是用來當做光的介質的。

他認為光和聲音是一樣的,都是以波來傳播的。

他的這種原理雖然可以解釋了一直以來人們對光的各種認知。

惠更斯

但是此時他對于光的認知也不夠,也沒有擺脫了幾何光學的束縛。

因此,他的波動說,雖然可以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是在那時候,牛頓在眾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更加愿意接受牛頓所說的微粒說。

所以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微粒說一直是比較主流的說法。

直到在十九世紀的時候,才是有了改變。

光波說

1801年,托馬斯楊利用他的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很好地解釋了光的干涉現象。

而且還初步測定出來了光的波長,最后在1817年他提出來光是一種橫波。

托馬斯楊

1815年,菲涅爾也做了很多的補充,解開了很多光學方面的疑團。

最終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光的波動理論戰勝了微粒說。

這時候,僅僅是傳統的光學研究,在接下來的時候,一場關于光學的理論才是真正迎來了巨大的進步。

在1845年的時候,法拉第發現了光的振動面在強磁場中旋轉。

揭開了光和電磁場的內在聯系。

這時候,再次有了一位科學巨人出現了。他就是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天資聰慧,在學生時代中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因為幾項出色的研究,在畢業之后,他就成為了劍橋大學的大學教授。

而對于麥克斯韋來說,他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電磁方面的理論,這些理論到現在也影響深刻。

在1861年,麥克斯韋就建立起來了著名的電磁理論。

而在該理論中,他也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

同時還指出來,由于這種波的速度和光速是一樣的,所以,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雖然說,這僅僅是一個假設,但是麥克斯韋的這種想象力卻讓人驚嘆不已。

麥克斯韋的這種驚人的洞察力,也使得他的理論最后被一一驗證。

不過很可惜的是,麥克斯韋英年早逝。

不過他的這些預言,在赫茲1887年的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

在1888年還測出來了電磁波的波速的確是等于光速。

這一理論也完全被科學界所認同,麥克斯韋也從此封神,成為物理學界中匹肩牛頓的人物。

量子學開端

而此時,在一間陰暗的房間里面,一個實驗也在緊張地進行中。

赫茲

一旁滿臉胡須的男子緊盯著實驗台上的實驗。

他正在利用一個震蕩的電路來進行電磁波的實驗。

開關每次開閉的時候,就會產生電火花,而在十米之外負責接收電路上,也有兩個小銅球會產生了細微的電火花。

為了觀察這個電火花,赫茲還將接收器和發射器隔開。

但是赫茲發現了一些新情況。

當光照照在了對面的銅球上的時候,電火花一下子就明亮了起來。

如果撤去了光源,火花又逐漸暗淡了下去。這便是光量子的第一次出現。

赫茲進行的實驗

就連這時候做實驗的赫茲也不知道,他的這一簡單的發現,在后續的幾十年中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光的波動大獲全勝后,它的支持者又面臨到了一個困境。

波的傳遞是需要介質的,那麼光的傳遞靠著什麼介質呢?

于是,人們假設是有以太這麼一個物質在起著傳遞光的作用。

為了證實以太的真實存在,1887年邁克爾遜和莫雷進行了非常仔細的實驗。

但是最后讓他們很意外的是,他們得出來了一個異常奇怪的結論,那就是光速不會因為參照物的改變而改變。

量子力學之父

也就是說,以太是不存在的。

時間到了1900年的時候,一個叫普朗克的德國人,卻在無意之間,發現了一個可以使用的公式。

但是這個公式只能從微粒的角度去解釋,所以最后他提出來了輻射的量子論。

他認為這些電磁波會以一定的能量在振子中射出。

就這樣,這很自然地解釋了熱輻射的能量是按照波長的規律來分布的。

從而也以一個全新的方式提出來了新的概念,這也成為了近代物理學的一個新起點。

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科學是偉大的!」

當然,對于光的秘密還有很多的疑云需要揭開。

愛因斯坦

解釋光電效應的重任也就落在了二十世紀科學家的身上。

相對論

1905年,這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中,一位叫愛因斯坦的年輕人,發表了三篇論文,這三篇論文影響至今。

愛因斯坦是出生在德國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從小開始,他就對數學十分感興趣。

對于自然界中的秘密也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平時他也喜歡閱讀很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

1900年,愛因斯坦從大學畢業后,在瑞士的專利局中工作。

在工作期間,他還是一如既往地進行科學研究。

相對論

最終在1905年的時候,他的研究有了突破,直接創立了狹義相對論,那時候他才是二十六歲。

他給光子做了十分明確地表示。

他認為光和物質互相作用的時候,光也是以光子作為最小的單位來進行的,這也就是光量子的概念。

在這里,他也以一種新的觀點來解釋了光電效應。

對于熱輻射的黑體問題。

他指出來,如果用光的能量在空間中不是連續分布的假說來解釋的話,似乎是可以更好地理解。

廣義相對論

按照他的假設,從光源點發出的光的能量在傳播中不是連續地分布在越來越大的空間中的,而是個數有限的。

局限在空間當中,這些能量子雖然能夠運動,但是卻不能再分割,只能整個被吸收或者產生。

這就是典型的光的微粒說。

因為也就有了後來我們熟知的光電方程。

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貢獻,在1921年的時候,他也獲得了諾貝爾獎。

以此來表彰他對光學乃至物理學的貢獻。

而他的這些理論,後來也被康普頓等人的實驗來完整地檢驗。

這樣的一系列的實驗,都表明了光是一種粒子。

相對論在宇宙中應用

但是光的干涉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那也表明了光也是一種波。

那光到底是什麼呢?

最后人們也明白了,光是具有兩面性的。

也就是說,光同樣是粒子,也可以是波,這也就是後來人們認為的光的獨特特性。

為了能夠更加認識光,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光學已經越發地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人們通過認識光,最后將光也融入到了技術當中,開始了實際的應用中。

而在這些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屬于愛因斯坦在1916年的時候,預言過原子和分子的受激輻射。

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

他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如果能夠讓那些輻射去激發其他的粒子,就會慢慢地有了不一樣的現象。

最后能夠得到一種單獨的顏色,而且帶有十分強的輻射,這也就是激光。

因為激光的種種特性強于普通光色,後來也被科學技術中廣泛應用。

不得不說,愛因斯坦對整個人類的貢獻無比巨大。

而他的這些思想,直到現在也一直在深深的影響著人們。

宇宙大爆炸

而他的廣義相對論,更是讓人們慢慢地將這一理論應用到了宇宙當中。

使得人們開始能夠更加清楚地認知宇宙的秘密。

宇宙學

就連他也沒有想到,在后世中,他的引力場方程會發展起來一門新的學科,宇宙學理論。

最終這一理論也導出了宇宙膨脹的結果。

這也就要說到了我們的重點宇宙的來源,宇宙大爆炸。

在愛因斯坦的這個重力場方程當中,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他的這個方程好像是在預示著,宇宙的整體好像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可能是在膨脹中,也有可能是在內部擠壓中。

這和他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在愛因斯坦看來,宇宙是一個整體,他是不應該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宇宙大爆炸

所以,為了能夠讓這個方程更加適應自己的想法,愛因斯坦又引進來了一個常數。

在他看來,只要是這個數值有了一個合理的取值,那這個宇宙就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變化了。

但是,愛因斯坦的這一舉動,還是讓一些人看出來了不同。

因此,有一個叫勒梅特的物理學家,就認為宇宙應該是變化的。

他認為,宇宙應該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原子類似差不多大小的。

然后慢慢膨脹而來,這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最初版本。

而在之后,哈勃也利用自己的望遠鏡,來觀察宇宙中的星系。

宇宙大爆炸時間軸

結果他發現大部分的星系是在朝著我們遠去的,而且速度也是越來越快的。

這種現象也只能用宇宙在膨脹來說明了。

當然,這些都是對于宇宙的一些猜測,并沒有事實上的依據,所以那時候很多人也沒有將這些當回事。

在他們看來,如果宇宙真的是從原子那麼小而來,那最初的時候,宇宙又是什麼呢?

宇宙的神秘,引來了很多物理學家的關注。

這個時候,研究宇宙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一個話題。

這時候,大家也慢慢發現了一些的不同。

太空中的宇宙大爆炸

其中,在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伽莫夫。

他結合了量子力學地物理學的規律,又是利用相對論。

最后得出來了一個火球模型,這也就是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的前身。

甚至他們還預言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還會留下來余溫。

這些也就是後來人們熟知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而且他們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氫元素和氦元素的質量比是在三比一。

而這樣的兩大預言,現在也已經被一一證實了。

宇宙大爆炸的情形

那麼宇宙大爆炸究竟是如何的呢?他真的是宇宙的起源嗎?

在現在人們的研究認為,宇宙在發生了大爆炸之后,沒有化學元素,也沒有任何物質的存在。

一切都是在剛剛開始的狀態中,到處都充斥著粒子,就像是一鍋熱粥一樣。

在很多萬年之后,這些粒子也就慢慢開始結合在一起。

而在宇宙中還存在著光子,這些光子就能夠穿過這些氣體,而這些光芒也是無法被看見的。

因為在這過程中,光子的波長變短了,所以,這時候這些粒子就無法被我們所發現。

當然,雖然我們的望遠鏡看不到了,但是我們通過其他的探測儀器還是能夠探測到他們的存在的。

宇宙膨脹

而在宇宙中,通過科學測量,發現不管從哪個方向來測,宇宙空間的大致溫度也是三攝氏度。

因此,這樣的一個現象也成為了宇宙大爆炸的一個比較直觀的說明。

宇宙最初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充滿了謎題。

而關于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的事情,也讓很多都覺得有些荒謬。

但是在這些年來的持續論證,現在這個理論也開始被人們接納了,甚至開始成為了真正的科學。

隨著現在天文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已經表明了這樣的證據。

這也讓他們開始動搖了起來了。

色彩斑斕的行星

慢慢地現在也已經有了很多的物理學獎是和宇宙大爆炸有關系的。

而隨著人們的探索,開始有了更多研究宇宙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而在隨著人們的深入探索,不僅僅是驗證了很多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的證據,甚至還誕生了引力波這樣的概念。

在2017年的時候,對引力波做出來巨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2019年的時候,諾貝爾獎又是頒發給了研究宇宙大爆炸的一位科學家。

他現在已經建立了現代宇宙演化的標準模型,豐富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論。

隨著現在開始把這些諾貝爾獎,頒發給了對宇宙的研究有推動作用的科學家。

宇宙大爆炸前的世界

人們的目光也開始聚焦到了這一理論當中。

人們也逐漸理解了大爆炸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也慢慢開始讓這樣一個大膽的猜測走向了科學當中去了。

回顧現在,關于宇宙的學說也越發豐富了起來,還有一種黑洞學說也在慢慢地盛行了起來。

人們對于宇宙未來的走向也越發關心了起來。

也有一些人認為,在我們的太陽冷卻和死亡很久之后,宇宙中的其他恒星光彩還在。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光芒也就會越來越弱,最終他們只能留下來暗淡的痕跡。

與此同時的是,黑洞的數量也在增加中。

十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

這時候,形成新恒星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少了。

這時候宇宙中的亮度也就越來越低了,到時候黑洞之間的距離會被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的宇宙還要大很多。

任何的生命也都會慢慢消失,最后雖然宇宙沒有滅亡,但是生命游戲已經悄然結束了。

當然,這些都是現在我們的一些猜測,也是在根據一些穩定的數據上做出來的。

所以,我們也必要白白擔心。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宇宙的真相也會越來越接近于我們。

環星圍繞的宇宙

而對于曾經這位天才的預言,也確實得到了實現。

不得不說,特斯拉這位天才的確是讓我們驚嘆不已,也的確讓我們看到了科學的偉大。

精選推薦
深度解析
海賊王1083海外情報:明哥將登場,他是否會加入十字工會?
2023/05/09
深度解析
海賊王:「十字公會」早在第0話就公布了,伏筆竟然埋了14年!
2023/05/09
二次元頭條
海賊王1083話:「十字公會」早在第0話就公布了,伏筆埋了14年
2023/05/09
二次元頭條
海賊王:孔雀是鶴的孫女,云雀是赤犬的女兒,克比有福了!
2023/05/09
二次元頭條
海賊王:莫利亞的經歷令人淚目,青雉百分百是SWORD的成員!
2023/05/09
同人恶搞
海賊王:烏索普對戰范奧卡,危急關頭竟然吃下了惡魔果實!
2023/05/09
天文科普
貝茨球、巴格達電池、超重元素115,盤點跟外星人扯上關系的物體
2023/05/09
天文科普
太陽系被神秘「氣泡」包裹著,直徑達1000光年,這氣泡究竟是啥?
2023/05/09
天文科普
極度燒腦系列:光速限制的世界中,什麼才是真正的現實?
2023/05/09
天文科普
銀河系的四大未解之謎,徹底解開任何一個,意味著人類真的進步了
2023/05/09
天文科普
新觀測數據再次暗示: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可能是錯誤的
2023/05/09
天文科普
2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一月等于1天!科學家認為100%存在生命?
2023/05/09
二次元頭條
《海賊王》最新情報,天龍人的真正底牌出現,一共九人且實力強大!
2023/05/09
二次元頭條
歪果仁眼中的海賊王?角色戰力如此排序,網友直呼離譜!
2023/05/08
深度解析
海賊王猜想:大將15億,卡普和元帥30億貝里!十字公會給海軍發布的懸賞金是多少?
2023/05/08
同人恶搞
海賊王:網友自制動漫真人形象!娜美羅賓絕美,索隆香吉士超帥~
2023/05/08
情报搶先看
未來還會有《星際異工隊4》嗎?滾導給出了希望
2023/05/08
超夯盤點
從《星際異工隊1》到《星際異工隊3》!一起來看看銀護成員9年的變化
2023/05/08
情报搶先看
星爵不是最高!《星際異工隊3》演員漫威總片酬揭露,誰是賺得最多的人
2023/05/08
天文科普
《星際異工隊3》「菜鳥」反派至高進化,為何能擠入漫威最佳反派之一?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