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文愛好者有福了,一顆首次發現的彗星C/2022E3將在未來幾周內劃過地球的天空,部分地區甚至可以用肉眼觀測到這顆天外來客。
據推測,C/2022E3將于12日掠過太陽并抵達近日點,再通過2到3周的飛行在2月1日左右臨近地球從地球旁邊略過,幸運的天文愛好者可以僅憑肉眼來觀測這顆彗星,畢竟下次地球與他相遇將在五萬年之后,這可是切切實實5萬年才能擁有一次的緣分。
據觀測,C/2022E3的直徑約為1公里,其表面可能富含銅元素在飛行的過程中隱隱散出綠光,科學家推測他的故鄉很有可能是太陽系外的奧爾特星云,也有科學家推測,C/2022E3在與地球擦肩而過后,將會在系外引力的作用下飛向深邃的太空,再也無緣進入太陽系。
現在C/2022E3已經在韋伯望遠鏡的密切關注下,天文學家也在竭盡全力的分析其組成成分,地球上空已經接近三年沒有天外來客的到訪,上一次全球天文愛好者的盛宴還是2020年7月對「新智彗星」觀測,對全球的天文愛好者來說,C/2022E3可謂是稀客,是疫情過后的來自天外的祝福。
遺憾的是,在C/2022E3飛臨近地點時恰逢滿月,明亮的月光可能會影響對其觀測的效果,好在這顆不大的彗星擁有比新智彗星高約兩倍的亮度,屆時的夜空可能會出現慧光與月光爭輝的奇景。
現在問題來了,彗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但彗星究竟是從哪里來呢?C/2022E3是否能在飛臨地球時突然改變對地球造成難以估量的災難呢?
根據太空觀測,在太陽系周圍環繞著一圈由小行星構成的奧爾特星云,他們就像密實的雞蛋殼,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不知為太陽系擋下了多少來自系外的天體撞擊。一直以來一直有太陽系是高級生命締造出來的傳說,奧爾特星云對太陽系的保護被看作是高等級生物刻意設下的保護屏障,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地球上繁衍的萬千生命。
至于奧爾特星云內部數以億計的小行星則是太陽系形成之初大爆炸時遺留下的殘渣。這些小行星在向外迸發的末期逐漸失去力量,被太陽系引力牽引逐漸形成了寬約一光年的星云,這里是太陽引力在宇宙中能影響的最遠端,這些小行星極為緩慢的圍繞太陽公轉,公轉周期或許能達到數千地球年。
凡事必有陰陽兩面,雖然奧爾特星云的存在可以為太陽系抵擋住絕大多數來自外太空的隕石撞擊,但星云內部與太陽系毗鄰的一側卻經常有小行星在太陽吸引力的作用下沖入太陽系,成為游蕩宇宙的彗星,所以奧爾特星云也被稱作「太陽系內部的彗星之家」,他們也成為了太陽系內部最不穩定的根源。
當然也無需太過擔心,雖然在地球的生命周期中曾遭受過數次足以毀滅地表生物的小行星撞擊,但在地球軌道外側還擁有一個超級保護神——木星。 他以龐大的身軀為地球阻擋了無數來自奧爾特星云的彗星撞擊,成為了地球的第二道屏障。就算還有彗星中的幸運兒僥幸逃脫過木星引力,向地球方向飛馳而來,那我們仍然有最后一道屏障——月球,想要了解月球為保護地球做下的貢獻,看看月球背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就知道了。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能引起地球生物滅絕的彗星撞擊事件的周期大概為1億年,留給人類設定地球保衛圈的時間還有許多。當然,以C/2022E3的體積如果真的撞向地球,已經足以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了。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對這顆堅固的巖石星球來說并不算什麼,也不會對地球造成損害,但其產生的鏈狀效應才是對地表生物最大的威脅,撞擊之后產生遮天蔽日的煙塵能將太陽光完全阻隔,地球將會在密布的陰云中陷入漫長的黑夜。
氣候變化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對植物圈的破壞,必將導致的糧食減產,食草動物也因糧食缺乏在數周內滅絕,突然變化的氣候將殺掉食物鏈中的最基本的生產者,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循環數億年之久的食物鏈的崩塌。
這種可怕的效應或許會持續數十年,屆時,人類文明將會被按下終止鍵,如電影《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層層冰封或許真的將出現在地球上,待到陰霾散去,陽光重新回歸大地時,幸存的人類才能走出地底庇護所,重新建立文明,那將會是新紀元的開始。